TShopping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284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分享] 嚴長壽 ╳ 葉丙成:台灣人,你為什麼被標準答案綁架?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6-1-28 02:42:42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Push to Facebook

如果每個人都是一片葉子,葉子重複的機率有多少?
村上春樹筆下那對100%的男女,
分開後再想起女孩是自己100%的伴侶
機率有多少?
如果印第安納‧瓊斯
走進《全面啟動》的夢境,
全身而退的勝算有多少?
當薛丁格打開下一個箱子,
貓的生死機率是多少?

好奇心能殺死一隻貓!
就像著名「薛丁格的貓」的實驗,
真的只有在打開箱子才能證明貓是死還是生嗎?
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
和Coursera人氣教授、
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
喜歡用這樣的方式向人生提問。


繼續看下去...

未來20年,47%的現存工作將消失,60%的工作還沒被發明。
當人生沒有了標準答案,
19世紀工業革命後「大量複製」與
「標準化運動」帶動的教育體制,
你真的還相信嗎?
當考試考不出熱忱、同理心,
也考不出溝通能力,學歷只能找第一份工作,
嚴長壽和葉丙成最近都在做一個大膽的實驗,
他們脫離既有教育體制,
要為未來而教,他們一致認為,
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訴答案,
而是向人生提問。
如何提問?嚴長壽最近在宜蘭華德福學校,
看見一個有趣的實驗:
每一個老師都畫一片葉子,
他們細細觀看紋理葉脈,研究系出何門,
有沒有被蟲蛀蝕,生命力如何?
和其他的葉子又有何不同?

嚴長壽認為,我們忽略已久的生命教育,
就像「生命之葉」,獨一無二,
而我們卻從不觀察自己,
也不給自己探索生命的時間,生命無法開花,
也遑論結果,「生命之葉」應像華德福理念:
「最大的努力,應該放在培養出自由的人,
讓他們為自己的人生,訂定目標和方向。」

當不可一世的手機Nokia,6年內一夕消失,問問自己敢不敢不再從第一名中找答案?
葉丙成說,世界變化太快,
90%知識都留不住,如果你還留在傳統教室,
怎麼可能跟得上這個世界的變化?

身兼台大MOOC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計畫執行長的他,
不但把名校大師的網路線上免費課程
帶進台灣,也打開了不設限的教育學習大門,
其中發展最快速的Coursera課程,
25個領域660門課,
和全球104所名校同步上課,
自行研發的華語課程,
歷史、機率、紅樓夢都是大熱門。

葉丙成說,台灣是一個太害怕失敗的社會,
沒有標準答案就代表不安全,失敗如同末日,
功利主義也足以殺死所有好奇的貓。
嚴長壽在新版《教育應該不一樣》中引述,
有「世界教育部長」之稱的肯.羅賓森
(Ken Robinson)的觀察,
全球公立教育的目的只是在培養大學教授,
地球已出現另一個危機──「人才危機」,
因為我們的腦力資源
還沒有被開發就已經枯竭,
更不可能面對60%的工作還沒被發明的世界。
究竟什麼是未來在等待的人才?
別慌,嚴長壽和葉丙成,
就像蘇格拉底和柏拉圖一樣,
進行了一場思辨「對話錄」,
他們談探索、談好奇、談不緊急卻重要的事,
以下是兩人分享:


學歷只能找到第一份工作

知識淘汰太快,90%都留不住。
台灣被學歷和標準答案集體綁架了,
大部分的人一生都沒有被啟發,
探索自己的天賦。
嚴長壽(以下簡稱嚴):
年輕人在問,我的未來在哪裡?
我們犧牲了太多的學生,
把他框限在培養菁英的模具上,
犧牲了他們在青春期可以享受、可以學習、
可以冒險的機會。
我一直主張,用相同的教育方法,
教所有的孩子,基本上就是錯誤的教育政策。
德國有7成的孩子選擇先就業、讀技職,
相對的只有26%上大學、走學術之路。
台灣恰好相反,除了基本學歷以外,
為數眾多的7成學生要陪3成學生讀書?
反而忽略了7成學生
應該被發揮的天賦與優勢。
學生因為找不到方向,
大量湧入沒有前途的校園;
家長抱持過時的觀念,繼續綁住孩子,
一連串錯誤的循環,形成牢不可破的僵局,
說得更嚴重一點,
這是大家都有責任的「共錯結構」。

葉丙成(以下簡稱葉):
台灣是一個「play safe」的社會 ,
習慣打安全牌,
以前play safe「鐵飯碗」是老師,
但現在流浪教師那麼多,一小時代課200元,
連醫師、律師、會計師都沒有絕對的保障?
這個世界沒有什麼play safe,現在大公司,
動不動樓起樓塌,大公司都朝不保夕了,
怎麼可能有公司讓你play safe,
年輕人跟家長都要有一個共識是,
沒有play safe,大家有責任,
自己重新去找不在現有工作裡的未來。
不要以為你讀台大就贏人家很多,
錯了,為什麼?
你的同學老早在15歲畢業後
就已經開始探索自己了,而你還一直在念書,
15歲畢業念建中北一女,考大學,
台清交可能不錯,
大四畢業覺得念碩士班才有前途,
念書把你探索自己的時間一直延後,
最後更急了不知怎麼辦?

探索不會一次成功
未來在等待的人才是高感度高體會的人,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要練習傾聽自己的內心,判斷未來的價值。
嚴:丙成老師講得非常好,你以為贏了,
可是你失去了一個探索的機會,
因為沒有一個探索是立刻就會成功的。
因為你必須在探索的過程中
探索究竟是自己的嗜好還是真的喜歡。
大家常誤解,把嗜好當成事業,
你喜歡吃蛋糕,結果你去做麵包師傅,
不一定會成功,
因為你比不上14歲就開始做蛋糕的人,
嗜好跟事業是兩件事情。
年輕人必須要重複不斷的用各種方法探索,
找到真正一輩子可以去做,
找到那個打死都不會退的那種熱誠。

葉:我覺得大家不敢選擇,
甚至怕選擇的問題在於:大家都怕失敗。
台灣整個社會就是一個怕失敗的社會,
可是「怕失敗」這件事情,
在這個時代很危險,
如果你怕失敗你就不敢去試新的事物,
不敢試怎麼會有創新創意。
失敗的韌性是要練的。
我都跟台大學生開玩笑,
愛迪生發明電燈是1000多種材料
都燒壞才找到鎢絲,
為什麼你試30種都燒掉就打退堂鼓?
一般學生試到第5次,就會說,
這題目命題錯誤,我拒絕回答。
我覺得年輕人的特權就是失敗。
學生時代卻怕東怕西,
這也不敢試那也不敢試,
等到你開始上班之後就更不敢試,
上班一失敗,你可能就黑掉了。
小朋友摔跤,不怎麼嚴重,
大學生打籃球一摔就很嚴重。
人愈早摔愈不會那麼嚴重,
人生如果到50、60歲摔下去,可能身敗名裂。
我們的社會要改變,
要讓大家不怕做選擇,不怕失敗。


線上教學翻轉教育
葉丙成從哈佛商學院教學方法
歸納出未來的學習是:
Self-learning with vision,
Play with passion and fun.
嚴:網路科技、行動裝置及線上免費課程,
早已顛覆工業革命以來
「你講我抄」的單向灌輸模式,
MOOC、Coursera、edX、TED等
都開始翻轉教育,
我們也在做一個台灣本土的線上課程──
「均一教育平台」,
目前已有高達20萬的中小學生註冊。
行動裝置已大大改變大家學習的管道與方式,
過去我每天搭車收聽的是古典音樂,
而現在是收聽來自世界各地的TED新知見聞,
我的孩子,就連慢跑也在收聽線上知識。

葉:去年台大有4個大學生,
大學還沒畢業就在美國kickstarters網站
發起一個群眾募資,
他們設計一款新型的3D印表機,
可以換各種噴頭,美國從來沒有出現過,
所以他們一推出就引起廣大回應,
短短幾個月就募到160萬美元。
台灣的未來需要這種年輕人。
新技術很快學會,很快發展出商業模式,
才能讓台灣站在世界競爭的浪頭上。
現在沒有老師教你,剛剛講的MOOC,
它已經從國小國中做到大學
到出社會之後的課,
MOOC的出現它代表的一個意義,
以前沒有辦法學別的東西,學校沒開這個課,
但是數位的時代出來以後,
所有的好東西都在那邊,
學東西變成你自己的責任,
你不能再說是沒有人教你。
MOOC把學習的責任再丟回學生身上,
你自己要為你自己負責,
你自己要培養自學能力,
面對不斷在演進的世界,
自學能力太重要了。


不緊急卻又重要的事
沒有用,更有用;太功利,會殺了好奇心。
嚴:有一點提醒,科技載舟亦能覆舟,
他能把孩子綁在電腦上做不重要的事情。
人生有很多選擇,
你的生命中有不重要但緊急的事情,
也有又重要又緊急的事情,
或者又不重要又不緊急的事情,
又或是不緊急但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現在很多人都沒有時間做不緊急
但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探索自己。
結果你做的都是又急又重要的事情,
要考試了,要追課了,
你忽略掉你如果一直在追這個時,
就沒有時間去思考。

葉:我希望我教過的學生到大學畢業後,
會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心,
現在大學生最大的問題就是好奇心沒有了,
變得很功利。
嚴先生的魅力來自他是很豐富的人,
他學東西不是看有用才學,
學習不能再那麼有功利性,
保持好奇心,讓人生更豐富。

嚴:說到功利,學校用分數來決定一切,
在社會上也以職位來決定一個人的成就,
我們對孩子也是用統計來決定,
是另外一種GDP,
忽略了成長背後需要的音樂、舞蹈、美術、
戲劇的素養。讓我們培養的都是匠氣。
年輕人必須自己走出來,
找到屬於自己的天賦。
更了解自己,認識自己,有公民素養,
明辨是非的能力。

原文 於此


 

臉書網友討論

3.jpg (107.38 KB, 下載次數: 5)

3.jpg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免責聲明|TShopping

GMT+8, 2024-6-3 04:37 , Processed in 0.157159 second(s), 25 queries .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表者個人意見,與 TShopping綜合論壇 立場無關 如有意見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寫信聯絡我們。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