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5958880 發表於 2009-7-27 00:25:44

八種不正確的飲食習慣

八種不正確的飲食習慣


  現代人生活條件好,健康意識強,故在飲食上頗多講究。但是,不少人卻在不知不覺中步入種種飲食誤
區。為此,筆者根據現代醫學和營養學的觀點,歸納出以下八種不適當的飲食習慣及其容易所致的疾病。


  一、禁吃高脂肪食物。

  眾所周知,血脂增高尤其是血中膽固醇含量增高,容易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易患冠心病和腦缺血性疾病
等等。因此,有些人就把高脂食物尤其是高膽固醇食物看成是“洪水猛獸”,唯恐避之不及。其實,這種認
識不全面。因為血脂尤其是膽固醇含量升高固然對身體有害,但如果一味禁食高脂、高膽固醇食物,則容易
導致身體此類物質缺乏。而脂肪尤其是膽固醇是細胞組織結構的必不可少的合成物質之一,是合成細胞壁和
各種激素(生長激素和性激素等)的原料。如果過度禁食,可造成身體合成上述物質的原材料不足,使身體
生長發育和各種機能障礙,並可削弱身體的防禦機能,從而易患相關性疾病,有損身體健康。此外,膽石症
患者如過度忌食高脂、高膽固醇食物,則不僅不利於膽囊收縮排石,而且還可使原有結石在相對靜止的環境
中不斷增大,或使蟲卵等異物成為結石核心,形成新的結石。


  二、過勞後大量吃肉。

  現代人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大,故加班加點是常有的事。而不少人在加班加點後、強體力勞動後或
進行劇烈體育活動後,認為能量消耗大,需要補充。於是大吃大喝,特別是大量進食肉類,以補充身體能量
。其實,此種作法是片面的。因為食物可分為酸性和鹼性兩大類。其中肉類含氯、磷和硫等偏酸性的化學元
素較多,故又稱肉類食物為“酸性食物”。而植物類食物含鉀、鎂、鈉和鈣等偏鹼性的化學元素較多,故又
稱植物類食物為“鹼性食物”。人體過勞後產生大量的酸性代謝產物如酮體等,體液偏酸性,如果這時大量
進食肉類食物,則可使原來就酸化的體液更加酸化,對消除疲勞極為不利,甚至可引發食物性酸中毒。


  三、盲目地長期素食。

  不少人錯誤地認為吃素能長壽,並以素食者(如寺廟和尚)來作“例證”。但是,在營養學家的一項研
究中發現,寺廟和尚中有近一半的人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其中三分之一與長期吃素以致營養缺乏有關。現
代醫學和營養學觀點認為,長期吃素會導致營養特別是優質蛋白質缺乏。因人體所需蛋白質有完全蛋白質(
優質蛋白質)和不完全(或半完全)蛋白質兩種。完全蛋白質含有八種人體所需要的必需氨基酸,而這些蛋
白質均存在於動物性食物中,對人體生長發育影響甚大;不完全蛋白質則主要存在於植物性食物中,缺乏必
需氨基酸。故長期吃素者極容易導致完全蛋白質缺乏,出現生長發育障礙、智力障礙、易感染、貧血、傷口
癒合延遲和耐力差等臨床表現。


  四、水果習慣榨汁喝。

  隨著水果榨汁機在市場上的大量出現,不少家庭經常喜歡把水果榨汁喝,取代傳統的水果吃法。以為這
樣既時尚、又方便。其實,水果榨汁喝主要是針對那些患消化道疾病、消化功能減退以及患有牙病咀嚼不便
的老年人。其他人最好不要只喝水果汁。因為喝水果汁會大大地減少人體對植物性纖維的攝取。而植物性纖
維具有增加大便容積、加快腸道蠕動、促進排便等功用;使胃腸道尤其是結腸內有害物質與腸粘膜接觸的時
間減少,膽酸生成減少,並能稀釋結腸內的毒性物質,減少患結腸癌的機會。

  此外,植物性纖維還可通過增加食物容積,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從而間接地起到控制熱量攝入、
防止肥胖、降低血糖的作用,因此能減少冠心病和糖尿病等疾病的發生。另外,長期喝果汁容易導致孩子牙
齒和咀嚼肌缺乏鍛煉,不利於牙床、頜骨和面部肌肉的正常發育,故不宜經常飲用。


  五、正餐以水果代替。

  有的年青女性為使身材苗條、均稱,早、中餐以水果代替;更有甚者,為使減肥迅速,一天三餐完全以
水果代替,不吃米飯、肉類和蔬菜。這是非常不對的。現代醫學和營養學研究證實,絕大多數水果所含蛋白
質、脂肪、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比較少,故吃水果只能作為正餐之外的補充。如長期水果代替正餐,米飯
、肉類和蔬菜進食不足,雖可較快地減輕體重,但極容易導致三大營養素(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
缺乏,導致生長發育障礙、精神萎靡不振、工作和學習效率低下,易患缺鐵性貧血、各種感染性疾病以及傷
口修復癒合延遲等等。故為使身材苗條或減肥不能以水果代替正餐;可以適當減少米飯、蔬菜和肉類的攝入
,增加水果攝入,以免顧此失彼。


  六、禁止孩子吃零食。

  有的家長禁止孩子吃零食,理由是吃零食會影響正餐的進食;且零食多為糖果餅乾之類,有損孩子牙齒
健康。這話不完全對。因為孩子生長發育迅速,新陳代謝旺盛,對營養需求量大。正餐雖然吃已經飽,但易
在下次進餐前 1小時左右出現饑餓感,而要求吃零食。有兒童營養學家調查發現,孩子從零食中獲取的熱量
達總進食量的25﹪左右,維生素達總進食量的20﹪左右,維生素和礦物質達總進食量的 18﹪左右。因而吃
零食是孩子獲得生長發育所需營養的重要途徑之一。且吃零食由於細嚼慢咽,故可促進唾液分泌而有利於消
化吸收;對於正餐進食過少的孩子,餓時吃些零食,可避免低血糖和消化性潰瘍的發生;孩子吃些堅果類食
物還可強健牙齒、牙床、咀嚼肌以及臉部肌肉,有利於預防牙病和美容。但需要注意的是,吃零食不宜過度
,以免影響正餐進食,且家長應對零食種類加以適當的限制。


  七、孕婦吃龍眼保胎。

  龍眼又稱為桂圓、圓眼。作為補益藥多用龍眼肉。中醫學認為龍眼肉性平、味甘,具有補心脾、養血安
神之功效。臨床上主要用於病後體虛、神經衰弱和健忘、心悸、失眠等。現代中藥藥理學研究證實,龍眼肉
含有維生素A、C、E、維生素B族、葡萄糖、蔗糖和酸石酸等化學物質,營養豐富。但中醫用藥講究辯證施
治,凡陰虛內熱、患發熱性疾病者均不宜進食龍眼肉。這是因為女性懷孕後易陰虛,陰虛易生內熱,故孕婦
大多有大便秘結、口乾舌燥、肝經鬱熱和胎動不安等臨床表現。如孕婦多吃龍眼肉,輕則易出現上述症狀,
重則易導致崩漏、腹痛、甚至流產等嚴重後果。


  八、吃夜宵習以為常。

  現代人工作或學習繁忙,生活節奏加快,故常常加班加點工作到深夜,或看書學習到深夜。深夜餓時,
常常成群結隊地外出吃夜宵。而有關預防醫學的研究證實,經常吃夜宵不但會增加胃腸道負擔,影響睡眠,
而且將導致消化不良、高脂血症、肥胖症、脂肪肝、急慢性胰腺炎、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等多種
現代“富貴病”,更有可能導致或加重消化性潰瘍,誘發胃癌等疾病。故此,現代人尤其是白領一簇和在校
學生應儘量能做到勞逸結合,避免開夜車,從而減少進食夜宵的次數(或減少夜宵的進食量),以預防上述
現代疾病的發生。

  此外,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活方式的改變,相信不正確的飲食習慣還會不斷地“推陳出新”,“與時俱
進”,希望各位朋友能引以為戒,把好“病從口入”關。(中國中醫藥報)

    ............................................................................................................http://s125.photobucket.com/albums/p79/sogoforum/images/smilies/onion41.gif

生活上有許多似是而非的習慣,是積非成是也好,是謠言誤導也罷。有了正確的觀念,就應該注意導正了。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八種不正確的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