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hopping

標題: 為何德國人16歲就能決定好自己未來的職業?跟台灣小孩差... [打印本頁]

作者: woff    時間: 2017-3-21 06:58
標題: 為何德國人16歲就能決定好自己未來的職業?跟台灣小孩差...
某個星期四的早晨,我踏進幼兒園放好個人隨身物品後,去廚房泡咖啡好喚醒我那還不甚清醒的腦袋,發現德國同事金柏莉也在那準備孩子們的餐盤,定眼一瞧身旁還站著兩位約莫十來歲的大男孩。




「早安!」我打招呼,一邊微笑地看著他們,有點他們納悶為什麼會出現幼兒園裡,正想問清楚時,金柏莉開口說話了。
「這兩位是保羅和畢加。上次跟妳說過,這星期四會有兩位報名參加Boys Day的體驗者。」
「啊,對喔!是今天。」有點不好意思自己忘了日期,隨即微笑地跟這兩位男孩打招呼「哈囉,我是凱特。很高興你們今天來幼兒園參加一日工作體驗,你們倆現在幾歲啊?」



身材高大的男孩率先打招呼說:「我是保羅,今年十二歲。」
另外一個男孩也接著回答:「我是畢加。今年十歲,這是我第一次參加Boys Day。」
金柏莉補充說道:「保羅去年也有報名參加Boys Day在幼兒園的職場體驗日,他覺得去年的經驗很有趣,所以今年也再度報名。」
看看時間,已經快九點了,我於是對他們說:「我先帶你們認識一下環境吧!不然等一下你們不知道要在哪裡幫忙換尿布。」
十歲的畢加聽到頓時愣住了,已經有過一次職場體驗的保羅連忙解釋:「她在開玩笑,不是認真的啦!」
「當然不可能讓你們幫孩子換尿布啊。」我笑著說:「你們今天的主要任務就是觀察當一個幼教老師,有什麼你喜歡跟不喜歡做的工作,然後陪著孩子一起玩,瞭解幼兒園的作息,看看跟想像中的職場印象一不一樣,這會幫助你將來的職業選擇。」在職場體驗日裡,像在幼兒園幫孩子換尿布或是在醫院幫病人洗澡等等的事情,都必須由相關從業人員完成才行。
大男孩們點點頭,跟著我參觀了幼兒園的環境和設備。這時幼兒園裡已經有不少孩子到校,他們好奇地打量著大哥哥,有些怕生的小孩趕緊躲在我身後。
我於是建議保羅和畢加,說:「慢慢來吧。教室那頭有玩具櫃和一些故事書,你們可以自己找一些東西來玩,孩子覺得有興趣的就會主動跟你們玩了。」

從小扎根的技職教育是德國競爭力的基礎。(圖/Laith Abuabdu@Unsplash)


果然過沒多久,就看到一堆卸下心防的小孩們把今天這來兩個幼兒園裡體驗的貴賓給淹沒了。
保羅和畢加兩人使出渾身解數,幾乎是有求必應的滿足孩子們的要求。一下做勞作,一下用積木堆房子,尤其是班上愛玩球的男孩們,一到公園就圍著大哥哥要陪他們踢足球。
一整天下來,孩子們都玩得很盡興,午休時間也睡得特別香甜,只是大哥哥們的體力備受考驗,其中十歲的畢加陪同孩子去午睡時,沒一會兒自己也睡著了。
保羅轉頭輕聲問我們:「要把他叫醒嗎?」老師們一致搖頭說不必了,都覺得讓他休息一下也好。
「保羅你想睡的話也可以去歇一下。」金柏莉說。「我不想睡啊。」他回答:「那孩子睡著時你們接下來要做什麼?」
「通常我們會趁這時候開個小會議,看今天發生什麼狀況需要改進,或是有什麼訊息需要告知其他同事。不過,今天比較特別,有你們來訪,我們來聊一下你的感想好了。」金柏莉微笑地看著保羅說:「這次是你第二次參加職場體驗了,想必很有興趣,你對幼教老師的工作有什麼特別的想法嗎?」
「因為去年也有參加職場體驗日,所以我大概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保羅回答:「我覺得這工作其實涵蓋範圍滿廣的。除了照顧小孩之外,還包括活動設計、家長會談,而且需要很大的耐心和觀察力,不只是陪孩子玩那麼簡單。」
「說得真好呢!」坐在一旁的尤拉讚美著,隨口問道:「那你有興趣當幼教老師嗎?」
保羅想了一下,搖頭說「應該不會。因為同事都只有女生。」
我們聽了都笑出來,我接著說:「男生比例占少數沒錯,但不是沒有啊,我們另外一家分校就有一位男老師叫多明尼克,超級受歡迎的喔。而且萬一你將來加入了,就更多了一位男老師了。」
保羅點點頭,笑著回答「也是。我會考慮一下。」

讓孩子能擇其所愛,愛其所擇。(圖/Maarten van den Heuvel@Unsplash)


BOYS'/GIRLS' DAY職場體驗,可不是玩BABY BOSS
德國從2011年開辦的BOYS'/GIRLS' DAY,是為了讓年紀介於十到十五歲的孩子們能提早有機會一睹職場生活的概況,看自己是否真的適合從事心目中的理想工作。
活動的參與並非強制性,孩子們可以決定是否有興趣參加,有需要的話可以委託學校或自行上網報名參加
這項活動發起最原先的目的是想改善男女性別在各行業比例上失衡的現象。在體驗日當天,男孩們會有機會深入認識傳統由女性為多數的職業類別,如護士、幼教老師、髮型設計師,或銷售人員和飯店接待等社會服務性質的工作;而女孩們則可以選擇體驗汽車維修師、木工、軟體工程師或IT產業這些以男性為主的技術性工作。
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度大約有三萬多的男孩參與這項活動,女生超過十萬人,在這天敞開大門讓孩子進入觀察職場面貌的公司和機構則多達上萬間。
這樣的體驗不只是讓孩子走馬看花聽導覽而已,大部分的企業和機構除了向孩子介紹完整的工作內容外,都會提供和孩子能力相符的實作體驗。舉例來說,一位女孩若選擇了想體驗軟體工程師的工作內容,聽完公司介紹和工作簡介後,她可能會有機會練習如何初步架構一個網站,或是瞭解要如何協調各部會開視訊會議等等事宜。
孩子們在這天就是一個職場見習生,不僅可以實際瞭解各行業的甘苦,也讓自己在未來工作選擇上不受傳統職業性別角色的限制。
從德國行之有年的職場體驗日來看,不同行業別所提供的見習機會,讓孩子從第一線親身去探查工作內容是否與自己的興趣吻合,可以想見德國對技職教育的重視。
自十歲開始,孩子們每年可以自由報名參加,到了十六歲要開始決定選校的時候,大部分的學生都已經約略清楚未來的志向。德國技職學校畢業後的出路明確,這些專業技術人才的薪水所得甚至遠勝於一般在辦公室任職的白領階級。
從小扎根的技職教育,是德國競爭力的基礎
德國職業學校以獨步全球的雙軌制(dual system)培育出各行業的專業技術人才,這無疑是德國經濟強盛的主因之一。雙軌制顧名思義就是以學理和實務並重,一般來說技職學校的學生每個禮拜只需要到學校上兩天的理論課,其餘的時間都到相關的公司企業去實習,這樣的技職教育為時至少三年。
所以,要進入德國的職業學校,得先申請是否有企業願意提供相關實習的機會,而企業因為要按照政府的法律規定給付實習生工作津貼(實習期間的平均月薪約稅前900歐元),並需要花費人力時間去培訓這些職校學生,所以企業只有在內部有需要時,才會開放進入公司實習的名額。正因為如此,企業對在公司實習人選的遴選相當謹慎,之後也會盡力培訓其專業技術能力,從中再挑選足以適任公司職務的人選。
雙軌並行的技職教育,不但能確實掌握市場核心脈絡,也更深一步地精壯企業體的競爭力。
在德國,只憑藉著高學歷就想進入企業或機構任職幾乎是不可能的一件事。
由於對於實務經驗的要求,原本只在職業學校施行的企業實習制度也在德國大學逐漸變得普及,在相關企業的實習經驗甚至列為部分大學畢業的條件之一。
從近年來德國的總工作人口的比例來看,德國的高職(Berufsschule)約占54%,專業進修學院(Meisterschule)約占10%,兩者相加後超過總工作人口的六成以上,德國大學畢業生只占了總工作人口的18%左右,剩下的18%則被歸類為不具專業技能的工作人口(unskilled)。
德國的專業進修學院的考試審核標準相當嚴格,不論是術科或學科的考試,只要不符合標準,全班一起被當掉重修的事屢見不鮮,最後能順利畢業拿到證書的學生往往只占原班級人數的1/3,學生在精準要求下被培養成具有職場「即戰力」的人才,不僅在德國找工作不是問題,德國職校硬底子的專業技能即使放眼全球也備受青睞。
在德國有一句俗語說「Handwerk hat goldenen Boden.」單看字面上的直譯是「師傅們擁有一塊黃金地板」,這裡所指的黃金地板就類似中文裡的鐵飯碗,意思是只要學得一身好工藝,將來無論到哪裡都不愁吃穿。這樣的信念在德國相當普及。大學學歷在職場並不特別吃香的情況下,選擇進入大學的人也就少了。
從孩子們的BOYS'/GIRLS' DAY到技職教育的完備培訓,不難理解德國的經濟為何得以穩健成長,更以徹底落實「術業有專攻」的教育精神,讓孩子能擇其所愛,愛其所擇。
作者|莊琳君
英國教育學碩士、十年幼兒園教師經驗(台灣七年+德國三年)
定居在德國的台灣人,英國格拉斯哥大學(University of Glasgow)教育碩士。曾在台灣任職幼兒園老師七年,目前任職於德國漢堡市區雙語(德/英)幼兒園教師兼教學組長。
從小一路叛逆到大,被爸媽稱之為「家裡最乖的那一個」。高中為了反抗無理校規差點被勒退,正式擺脫高中數學的那一天覺得人生頓時由暗轉明。教官黑名單中的列管學生竟然最後以教育工作者為一生職志,從此相信每個人生曲折都有其意義。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野人出版《德國幼兒園原來這樣教:一位台灣老師的德國教育大震撼






歡迎光臨 TShopping (http://www.tshopping.com.tw/)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