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074|回復: 0

五胡亂華與西晉衰亡 -- 五胡亂華成因及其影響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9-18 16:13:4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Push to Facebook
五胡亂華與西晉衰亡 -- 五胡亂華成因及其影響五胡亂華與西晉衰亡 -- 五胡亂華成因及其影響
公元 265 年 -- 公元 316 年


  五胡亂華指公元三○四年匈奴人劉淵建漢稱王,至四三九年北魏
太武帝統一北方的一百三十六年間,匈奴、羯、鮮卑、氐、羌等五個
胡族擾攘中原,在中國北方先後建立十多個割據政權之史實。其成因
約有下列數端:

  (一﹚胡人內徒,處置失當:漢武帝以後,中國西、北邊境外的
     胡人(匈奴、羯、鮮卑、氐、羌﹚逐漸內徒,如魏晉時關
     中地區人口百萬,其中胡人約佔一半。當時有一些人主張
     把內徒胡人加以分割、遣回故土或另徒他處,以使「戎晉
     不雜」,但都未能實現。邊吏又百般虐待胡人,使他們「
     怨恨之氣,毒於骨髓」,再加上東漢、魏、晉以來統治者
     多以胡人為兵,遂令其勢漸盛。

  (二)晉室腐敗,國家內亂:自東漢末年以來,由於長期的割據
     混戰,缺乏強有力的中央集權政府,因而中國對邊裔各族
     本已很難控制。西晉雖然實現了全國統一,但政治極端腐
     敗,國力不振,兼以八王之亂大傷國家元氣,統治根基動
     搖。而胡人遂乘機擴充實力,日漸強大。

  (三)地方積弱,邊事不修:在國家分裂時期,若割據政權比較
     強大,對邊事仍可加以控制,如曹魏之對付烏桓、鮮卑,
     蜀漢之征服南中。但西晉盡罷州郡之兵,使地方武備不修
     ,以致胡人在邊境起事,各地根本無力節制。

  (四)北方災害,胡人遂起:晉惠帝時期,北方慘歷內戰之禍長
     達一十六年,使生產遭受嚴重之破壞,後來中原地區又連
     年災荒,餓殍遍野,社會殘破,民變四起,因此胡人乃得
     以乘時而起,釀成禍亂。

  五胡亂華對中國歷史曾造成很大的影響。它從一開始就釀成大亂
,導致西晉迅速滅亡,迫得晉室衣冠南渡而建立東晉王朝(詳見下述
)。南遷的晉室已非復統一的王朝,它偏安於江左,僅保得半壁江山
,同時北方盡被五胡所據,先後建立了十多個割據政權,紛爭擾攘,
接著又世南北朝對立,使全國分裂長達二百七十餘載。從另一方面看
,五胡亂華卻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大配合。因為五胡之大量內徒及入主
中原,使他們逐漸漢化,造成了胡漢的配合;而隨著晉室南渡,南方
地區也迅速開發並日趨繁榮,漢族和南方一些部族發生同化。由此中
華民族之內涵乃日益擴大。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TShopping

GMT+8, 2025-5-2 02:59 , Processed in 0.02093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