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998|回復: 0

漢家天下之重建 -- 明章之治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9-18 16:17:3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Push to Facebook
漢家天下之重建 -- 明章之治
公元 25 年 -- 公元 220 年


    光武帝死後,子莊立,是為明帝(五十七 -- 七十五)。明帝死
後,子炟繼之,是為章帝(七十五 -- 八十八)。明、章兩代大體承
繼了光武之施政方針,勵精圖治,使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成就。故
史稱「明章之治」。這一時期的治績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輕徭薄賦、減省刑罰:明、章帝勸課農桑,薄賦稅,減
            徭役,修水利,又安置無地貧民,貸給糧食、種籽、農
            具。如屢下詔令,以苑圃地和郡國公田賦與貧民耕種,
            幾度蠲免租賦。史載明帝末年「天下安平,人無徭役,
            歲比登稔,百姓殷富,粟斛三十,牛馬被野」。章帝時
            又放寬刑律,廢除苛法五十餘條,政治從寬厚。

    (二)、力倡文教,崇尚儒學:明帝秉光武遺教,尊崇儒術,他
            曾親赴太學,主持「大射」、「養老」等禮,又升堂講
            說,故上至宗室諸王大臣子弟,下至於宮廷衛士,莫不
            受經習儒。章帝更親赴闕里祭祀孔子,又召集當時名儒
            ,群會於京師的白虎觀,討論諸經的異同,故學術風氣
            一時大盛。

    (三)、征伐匈奴,威服西域:西漢末至東漢初,匈奴的勢力又
            有所發展,成為北邊的嚴重威脅。建武二十四年(四十
            八年)後,匈奴因內亂而分為南北二部,南匈奴逐漸內
            附,但北匈奴仍不時入侵。明帝時,遣竇固(? -- 八
            十八)等於永平十六年(七十三年)擊敗北匈奴,追至
            天山和蒲類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同時又派班超(三
            十二 -- 一零二)出使西域各國,使西域各國再次斷絕
            與匈奴的關係,重新歸附漢朝。後來至和帝永元元年(
            八十九年),竇憲(? -- 九十二年)率師出擊北匈奴
            ,大破之,北匈奴降者前後二十餘萬人,竇憲等「遂登
            燕山,去塞三千餘里,刻石勒功,紀漢威德,令班固作
            銘」。不久北匈奴之餘眾在屢敗之後,乃向西遠徙。

    明章之治和文景之治一樣,均屬王朝初後不久出現的「治世」。
但文景之治等前有短暫的動亂,後有另一「盛世」接踵而來。而明章
之治前承光武之治,二者同為東漢之鼎盛時期,其後再無盛世之再現
,政治即趨向紊亂。其因應與西漢社會之弊病並未克服有關,一方面
土地兼併、吏治敗壞仍頗為嚴重,另方面,外戚干政、宦官擅權又逐
漸加劇。於是東漢的黃金時代稍縱即逝,為時極短即轉入中衰。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TShopping

GMT+8, 2025-5-3 09:24 , Processed in 0.02059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