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292|回復: 0

歷史若可假設 讓明朝可以免於滅亡的十次機會(3)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9-18 16:28:5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Push to Facebook
歷史若可假設 讓明朝可以免於滅亡的十次機會(3)  
  8, 明清松山戰役,明軍十三萬清軍十萬,主將洪承疇定下步步為贏的戰略方針,以相

持戰的戰法,依靠優勢的火器防禦層層阻擊清軍,幾乎把清軍拖垮。可惜糊塗的崇禎皇帝好

大喜功瞎指揮,接連四道詔書逼洪承疇出戰,洪承疇痛哭一場,明知必敗依然出擊。結果兵

敗被俘。此戰是明清之間最大規模的主力決戰,自此,明朝盡失關外堡壘,山海關成為前線

。清朝掌握了全線進攻明朝的戰略主動權。
  
  點評:此戰是明清之間最大規模的主力決戰,幾乎是關係著滿清的生死,明朝勝則滿清

衰,滿清勝則明朝再無法在關外立足。十萬八旗兵幾乎是滿清的傾國之力,明朝也精銳盡出

。應該說此戰從開始階段還是向對明朝有利的方向發展。洪承疇雖說沒有氣節,但軍事才能

還是很強的,甚至不亞於袁崇煥。更何況,他的身邊是袁將軍留下的寧錦防線,配備大量精

良火器。若打攻堅戰,滿清勢必吃虧。祖大壽的臨陣倒戈又為明朝增添了生力軍,並撼動滿

清全線。從兵力上看,明朝十三萬滿清十萬,但明軍野戰能力弱於滿清八旗。更何況如此大

規模的兵團作戰,表面看打的是軍力,實際上打的是錢糧,後勤乃至綜合國力。滿清國力弱

小,速戰速決是唯一的選擇,而洪承疇制定的相持戰戰略則是明軍揚長避短的最佳戰法。只

要再給洪將軍個把月的時間,滿清就將被徹底拖垮。而他的這一方略也眼看就要成功了。可

惜崇禎皇帝連這個把月都等不了了。平心而論與寧遠之戰明朝政府的不作為相比,崇禎對此

戰還是很重視的,可事情壞就壞在他的重視上。漢武帝親自製訂攻擊匈奴的方略,是因為他

本人自小熟悉軍事,且對匈奴的情況有完整的了解。崇禎沒有漢武帝的本事,卻偏偏要湊這

個熱鬧。崇禎逼洪承疇出戰的四道詔書,比秦燴催岳飛回師的十二道金牌還要可恨,畢竟岳

飛還是把軍隊完整的帶了回來,可崇禎的詔書卻直接斷送了十三萬大軍的性命,和前線原本

大好的局面。後人都罵洪承疇賣國求榮,不可否認洪承疇後來的表現實在是一個漢奸,可誰

想過此戰中他是在力戰到最後一刻在被俘的,又有誰想過象崇禎這樣昏庸無能的皇帝,又怎

麼值得為他殉節效忠呢!這一點,連明朝遺老黃總羲也看不過去了,他在他的《崇禎年評傳

》裏也毫不客氣的批評了這一切。回想這場戰爭,我們得到的,除了遺憾與嘆息外,更多的

則是深深的悲涼。因為一個王朝甚至一個民族的命運,就被一個白癡皇帝的四道詔書所改寫

了。

  9.北京失陷後,南明建立,不久清軍南度長江,兵不血刃佔領南京,南明小朝廷滅亡。
  
  點評:和南宋同樣的情形,但南宋尚且茍延殘喘了幾十年,南明卻迅速敗亡。宋高宗再

昏庸,也比弘光帝聖明一點。宋高宗還知道收編南逃的北方漢人,組成如虎狼之師的岳家軍

對抗敵寇,弘光帝除了享樂之外別無所長。當時明朝在長江沿線尚有幾十萬大軍。可一個無

能的皇帝加幾個賣國的大臣,就足以把國家賣掉了。不容否認江南百姓和官兵的抗擊還是英

勇的,嘉定,江陰和揚州都給了滿清以極大打擊,使他們以屠城泄憤。但皇帝投降,群龍無

首,軍隊各自為戰,這樣的抵抗最終也只能被滿清各個擊破。假如弘光皇帝哪怕有宋高宗的

一點血性,假如明軍可以上下一心,憑藉長江天險拼死守衛。那滿清是很難過長江的。最差

的結局也是和滿清劃江而治,縱然不能光復山河,也可使明朝政權再殘存下來。今天有人說

江南人懦弱,說江南是賣給滿清的。但是從歷史的真實情況看,江南百姓的抵抗還是英勇的

,他們打出了中國人最後的血性和勇氣,可謂是雖敗尤榮。百姓沒有要賣國的,甚至大部分

軍隊也是要抗戰到底的,賣國的是皇上,是那些高官厚祿的大臣,是那些滿足茍安的皇親國

戚,是那些滿口君君臣臣讀聖賢書做骯髒事的腐儒。三千大軍齊解甲,竟無一人是女兒。一

齣《桃花扇》傳唱千年。有人說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是世界第一大悲劇,我看《桃花扇

》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這齣戲深刻的揭示了一個真理:我們為什麼會亡國,我們為什麼會

被屠殺。
  
  10, 永歷政權建立後,李定國將軍在雲南貴州一帶連破清軍,殺死清軍兩位王爺,清軍

在西南的兵力幾乎被損失殆盡。滿清統治區裏大量漢軍也舉兵起義響應。李定國於是奏請永

歷帝出兵四川。搶在清軍主力南下前佔領巴蜀和漢中地區,以進兵中原。但永歷帝卻擔心李

將軍功高震主,於是令其原地休整,並派孫可望分其兵權,誰想孫可望舉兵叛亂,永歷政權

發生內訌,叛亂雖最終平息,但南明元氣大傷,更使清軍贏得了集結兵力的時間。不久吳三

桂進兵雲南,永歷政權滅亡。
  
  點評:這簡直是抗清戰爭以來最好的局面,可以說是千載難逢的光復山河的良機。當時

滿清雖已有百萬大軍。但三分之二為漢軍,其多數漢軍都還處在觀望狀態,並不真心效力。

李定國接連擊敗孔有德和尼堪外蘭部,射殺二王,可以說是對滿清西南勢力的毀滅性打擊。

更使得滿清漢軍軍心浮動。湖廣總督就曾上奏滿清朝廷,說漢軍已不敢與李定國部戰,請求

朝廷速派八旗主力。而清軍主力若要增援,沒有幾個月是辦不到的。何況鄭成功此時也在福

建牽制清軍。四川雖說有天險,但從貴州入川,比從中原入川要方便的多。若佔四川漢中。

那進可取八百里秦川,退也可憑天險自保。若此方略成功,明朝可以說是進退有餘。光復山

河大有希望。與明朝諸多昏君相比,永歷皇帝還算是比較開明的。接納李定國的大西軍顯示

其魄力。但他繼承了他祖宗一貫的猜忌心,不敢委以重任,更兼重新宦官,以至起用了孫可

望這個敗類。真是重導了明朝昏君的覆轍。明朝不缺將才,可惜皇帝無能,用人不當。讓這

最後的機會也白白流失掉了。之後,李定國敗退緬甸,含恨客死他鄉,永歷皇帝被吳三桂活

捉,用弓弦勒死。明朝也就這般壽終正寢了。由此看,並不是滿清滅亡了明朝,而是自己葬

送了自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TShopping

GMT+8, 2025-5-3 06:00 , Processed in 0.01926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