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902|回復: 0

長壽與長生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7-28 22:44:5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Push to Facebook
長壽與長生中國古代的長壽之最是八百歲的彭祖,據說他到商代末年,即高壽七百六十七歲,此前共喪偶四十九次,折了五十四個兒子。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八百歲的確是讓人羨慕死了,彭祖是中國家喻戶曉的壽星,當然也是百分之百的神話人物,現實中人永遠不可企及的。

歷朝歷代的帝王權貴豪富,不滿足於長壽,要進而追求長生,因為他們聚集的權力、財富、美色,多到一個生命周期也無法消耗盡,太誘人了,如何割捨得下?但是,凡屬追求長生的,大追求大失敗,小追求小失敗,無一例外,都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追求長生是愚蠢的,無望的,古今中外沒有一個成功的例證。力求長壽則是可能的,但也是有條件的。身體的總體使用年限,以及每一部分的強度和堪用程度,是相差無幾的,在平均預期壽命的上下限三五十年間徘徊吧。據生命科學家的研究,只要內外因素合適,活到九十歲,是很多人可以做到的。

但要突破一百歲,則需要具備有某些特殊的基因。即使現代醫學能夠給我們一個超強的心肺和大腦,也無法使壽命延長太久,因為其他部件不配套。譬如汽車的引擎只能使用二十年,即使輪胎的耐用程度超過一百年,也沒法使整台車子支撐到一百年之久。這是目前無法克服的矛盾,不要奢望依靠人為的努力或超人的因素,使壽命有驚人的突破。

死,是個體生命的大限,無法超越,也無庸悲觀,毛澤東很欣賞「紅白喜事」的說法,民間把結婚生孩子,添丁選口,叫做「紅」喜事;老人壽終正寢,退出人生舞台,叫做「白」喜事。事物都是有始有終的,人的生命從生過渡到死,也是不可抗拒的,所以毛澤東就說:「有滅亡,才有生長。」全都長生不死,就沒有新生事物成長的空間,發展就停滯了。他由此引申出「人死應開慶祝會」的結論。

能接受這樣健康而自然的生死觀,可以使自己活得充實,死得坦然。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TShopping

GMT+8, 2025-5-4 07:10 , Processed in 0.01907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