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926|回復: 0

家譜起源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7-28 22:50:4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Push to Facebook
家譜起源中國的家譜,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時期,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就有記載姓氏的骨片。

後來,家譜被帝王諸侯用於記載世系,因而成了這些人的專利。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家譜成為世族之間通婚和做官的主要依據,從此很快發展起來。

到了唐宋時期,民間私家修譜逐漸形成。

明清時期,民間修譜已十分興盛。建國後,修撰家譜曾一度停止。

家譜蘊含著大量的人口學、民族學、民俗學、社會學、經濟學、歷史學、教育學等,具有重要研究價值的資料,與正史和方志構成了中華民族歷史的三大支柱,家譜不僅對開展學術研究有著重要價值,而且對於海內外華人尋根問祖,增強民族凝聚力,也有著重要意義。

修撰家譜有著不成文的規矩:家譜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據報載,中國歷代編修的家譜總數約五萬多種,有三分之一流落到海外。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TShopping

GMT+8, 2025-5-4 07:10 , Processed in 0.02122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