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hopping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862|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國後的摧殘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9-7-21 22:05: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Push to Facebook
鄭成功清國佔有台灣後,對台灣的處理原則及事實:
一. 官員及兵將遷移 將東寧王朝的主臣全部遷至大陸居住,不可留在台灣,鄭家納入上三旗管束。文武官員,士兵分別遷至在山東、山西及河南諸省墾荒。如此台灣即失去了可能的領導人物。
二. 採取以漢治漢的策略。即是以攻台將領來壓制民鄭遺民,長期以攻台將領擔任地方軍事首長。如福建水師一職從一六八四年至一七二一年計三十七年間共歷施琅、張旺、吳英、施世驃四任提督,其中張旺任職二年非攻台將領外,其他皆是,尤其是施琅、施世驃父子共任職達二十五年之久。在路陸提督方面由萬正色、吳英、藍理皆為攻台將領。
攻台將領肆無忌憚佔領田畝,施琅佔良田達七千五百餘甲,部屬陳致遠二千餘甲,雖有諸羅縣令季麒光再三申請,清廷未加治罪。又施琅強要澎湖漁民每年繳納銀一千二百兩,在一七二九年(雍正七年)雖有福建水師提督反應要求撤銷,至一七三七年方制止,也就是在施琅死 後四十一年方停止。又路陸提督藍理在台灣霸市抽稅,婪贓累萬,其罪應斬,但康熙僅調職至京入旗。 如此優待曲意保全,是懼明鄭遺民仍會發動武裝抗清事件。
三. 採取以番制漢政策 利用原住民來制漢,在一六八四年(康熙二十三年)蔡機功招集二千餘人抗清,一六八九年(康熙二十八年)吞霄之役,清政府皆調原住民助攻。但此政策卻演變成後來漢、蕃和作抗清。
四. 移民政策 從閩粵地區引進大批人口,並安排聚居要地以便牽制原住漢人。在澎湖的南嶼(今名七美嶼)原本居民稠密,人口眾多,清軍入台後,認為此處地理是控扼戰略要地,即將原住漢人遷至八卓嶼,將南嶼交由攻台將領之親族、及清軍及其眷屬居住。又視移民至台灣為逃民,抓到要充軍,故多人選擇移民南洋。
五. 消除明鄭的廟宇建物 府治東安坊之二王廟、澎澎之將軍廟加以摧毀,在永曆二十年所建的台灣第一座文廟,清據時就改為府學,但是保生大帝廟得以保存,此為選擇性的加以消除,其對像是不容任何反清的英雄人物廟宇存在。原寧靖王朱術桂(請參閱p77)的王宅,在自縊前捐為寺庵,施琅入台後為給改為天妃宮,抹殺原為王邸之事實。
六. 改葬遷墳 除了上述鄭成功父子的墳墓遷至福建安南外,其他人員如鄭克

 

臉書網友討論
2#
發表於 2011-8-20 00:38:18 | 只看該作者
樓上的稍等啦  

版主招募中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免責聲明|TShopping

GMT+8, 2024-11-1 06:56 , Processed in 0.063727 second(s), 18 queries .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表者個人意見,與 TShopping綜合論壇 立場無關 如有意見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寫信聯絡我們。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