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hopping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921|回復: 4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水沸開蓋續煮防癌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3-22 17:30: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Push to Facebook
水煮沸之後,掀開蓋子繼續煮三至五分鐘,水中致癌物質三鹵甲烷濃度將迅速降低至十分之一以下,這個動作,颱風過後尤須切記。
今年第一個可能威脅台灣的颱風「風神」已經橫掃菲律賓,造成嚴重傷亡,隨著「風神」過境,今年颱風季節即將展開。
往年颱風過境,難免對自來水供應造成影響,即使水量不缺,水質亦較難掌控。這個時候民眾居家燒開水,尤應特別注意「開蓋續煮三至五分鐘」的重要自保原則!
其實,即使非颱風季節的一般季節,煮開水也應「開蓋續煮三至五分鐘」。因為煮開水的過程中會形成致癌物質三鹵甲烷,環保署曾實驗證實,三鹵甲烷的濃度會在水剛煮沸時達到最高峰,但如果水沸之後,掀開蓋子續煮三至五分鐘,水中總三鹵甲烷的濃度就會迅速降到十分之一以下。
為什麼颱風季節更要特別注意呢?首先要了解三鹵甲烷在煮開水過程中生成的原因。
本來三鹵甲烷很少存在於自然水體中,但因自來水的「原水」(水庫蓄水或溪水)中,含有腐植酸等三鹵甲烷的前驅物,自來水淨化過程中又必需加氯除臭並消毒,此時「原水」中的有機物就會和氯發生反應,生成三鹵甲烷。颱風過後,因水庫水或溪水變得較為渾濁,自來水廠必須提高加氯量,以便徹底消毒殺菌,確保水質,也因此氯和水中有機物反應生成三鹵甲烷的濃度就更高。
但只要開蓋續煮三至五分鐘,不但三鹵甲烷的濃度會很快降低到十分之一以下,水中的「餘氯」也會大幅減少,既安全,水的口感也會比較好,可以說一舉兩得。
其實在煮開水過程中生成的三鹵甲烷,仔細區分包括四種物質:氯仿、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溴仿,四種物質合稱「總三鹵甲烷」,其中「氯仿」出現的頻率及濃度較高。
「氯仿」這種物質會使中樞神經系統衰退,還會影響肝、腎的功能,其立即毒性往往會造成失去知覺,然後可能會隨著昏迷造成死亡。暴露在氯仿24∼48小時後,腎臟就會受到傷害,再經過二至五天,肝臟也會受損。因氯仿所造成的昏迷症狀通常須要好幾天才會復原。
總三鹵甲烷中的氯仿、一溴二氯甲烷在1993年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在致癌性分類中被列為「可能致癌物」;二溴一氯甲烷、溴仿則歸類為「非人類致癌性物質」。美國環保署也在1997年認定總三鹵甲烷為「可能致癌物」,並認定這種污染物會提高膀胱、肝、腎、中樞神經罹患癌症的機率。

 

臉書網友討論
2#
發表於 2011-8-24 06:03:10 | 只看該作者
3#
發表於 2012-3-22 00:50:40 | 只看該作者
不錯,看看。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免責聲明|TShopping

GMT+8, 2024-6-4 09:40 , Processed in 0.067012 second(s), 16 queries .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表者個人意見,與 TShopping綜合論壇 立場無關 如有意見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寫信聯絡我們。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