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hopping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13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第九任長官歐沃德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9-7-25 15:03: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Push to Facebook
歐沃德(Pieter A. Overwater)原係荷蘭東印度公司派駐日本長崎出島的商館館長,於一六四六年改派為駐大員副長官,後因加龍升任副總督調回到巴達維亞,台灣長官出缺所以將歐沃德晉升為第九任長官。
一六四六年十一月十一日,日本長崎出島的荷蘭商館日誌中記載:「漢人來到該島(即台灣)愈多,我們將很難一如以往地保持該島(台灣)為自己的領土。」這是荷蘭人的隱憂,一方面歡迎大量的漢人移入台灣,如此可增加荷人的財富,但另一方面,對保持台灣主權亦不無疑慮。在台灣的歐沃德即向巴達維亞反應要求增派軍隊一千二百名。但因經濟考量,利益導向為重的總公司並無意願增兵。
一六四七年十一月,公司決定在大員市鎮南邊挖一道運河,即以後所稱的南邊海港。這個海港與大員市鎮和普羅岷西亞市鎮之間有船隻往來交通,供裝卸貨物之用。該海港挖了有三十八公尺寬,沿那海港的碼頭岸壁有十五公尺寬。
一六四八年(順治五年),中國在明清變換朝代之時,中國大陸戰事波及華南,因此荷蘭人在中國貿易上受了很大的打擊,除了硫黃、鉛等軍事物資的交易之外,在歐洲最受珍愛喜歡而且利潤也最大的絹、綢緞等已難入手。但另一方面荷蘭人卻因中國糖、米的價格大漲,將台灣生產的大量糖、米輸出而大發利市。
一六四八年,明朝滅亡之際,台灣輸出給鄭芝龍和中國大陸的硫黃達廿萬斤。
一六四八年,大員市鎮擴大,設市政府、公秤處、醫院、市場、孤兒院以及婦女收容所。大員人口增加到三千多人。
一六四八年前後,普羅岷西亞的人口突然大增。人口激增的主因之一,是中國的明朝政權滅亡,清朝政權崛起。朝代更迭的戰亂,迫使大量漢人難民湧入了荷蘭殖民統治下的台灣。
一六四八年代,可說是荷蘭人統治台灣的黃金時代,島內開拓事業日益發展,移民也繼續增加,漢人從福建、廣東接踵而來,到了統治的末期,漢人人口已增至十萬人、戶口二萬餘戶。
一六四六年(順治三年)的農業收入一共十二餘萬盾,一六四八年(順冶五年)已增至二十餘萬盾。
一六四九年,由印度購進一百二十一頭種牛。
一六四九年(永曆三年)之紀錄,台灣的貿易淨利,僅次於在日商館。
一六四九年(順冶六年),荷蘭人在亞細亞各地商館十九處之中、獲到利潤的只有日本、台灣等十處,虧損的商館有錫蘭、暹羅等九處。
一六四九年,歐沃德卸任後回到巴達維亞城,轉任Hoorn市任市政官、東印度評議委員。
一六八二年歐沃德逝世在巴達維亞城。
**********
一六四八年 俄人發現白令海峽,進入北美洲阿拉斯加。

 

臉書網友討論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免責聲明|TShopping

GMT+8, 2024-6-11 20:00 , Processed in 0.061542 second(s), 19 queries .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表者個人意見,與 TShopping綜合論壇 立場無關 如有意見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寫信聯絡我們。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