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236|回復: 0

漢武帝之文治與武功 -- 加強中央集權制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9-18 16:20:2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Push to Facebook
漢武帝之文治與武功 -- 加強中央集權制
公元前 206 年 -- 公元 8 年


  中國作為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雖由秦始皇開創,但至漢武
帝才有較大的發展。武帝採取許多有力之措施,來加強中央皇權。

  一、削奪封國:鑒於『七國之亂』的教訓,武帝繼續執行景帝的
    削藩政策。他採用主父偃(? -- 前一二六年)之議,『下
    推恩之今,使諸侯王得分戶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
    國自析。……諸侯惟得衣食稅租,不與政事』(《漢書.諸
    侯王表序》)。後又以種種藉口,取消大批侯國或王國,如
    有一次就剝奪了一百零六個貴族之爵位。

  二、重行郡縣:削藩結果,使地方割據勢力大體消除。漢初之郡
    國並行制遂重新為郡縣行政制所取代。

  三、增設州部:元封五年(前一零六年),除京師附近七郡外武
    帝把全國分為十三個監察區域 -- 州部,即豫州、兗州、青
    州、徐州、冀州、幽州、并州、涼州、益州、荊州、楊州、
    交趾、朔方等。州長官稱刺史,可代表中央督察州內各郡,
    但州尚非正式之行政區劃。征和四年(前八十九年),又以
    京師附近七郡置司隸校尉部,性質略同於刺史部。

  四、削弱相權:武帝選用一批低級官員隨侍左右,使其出入禁省
    、顧問應對、參與大政。另又允許為皇帝掌書札的尚書,可
    出納章奏、操持機柄,並參用宦官為中書以行尚書之職。於
    是在皇帝身旁就形成了一個宮內之決策機構,稱『內朝』或
    『中朝』,它與以丞相為首的『外朝』相對,並往往淩駕於
    『外朝』。故皇帝通過『內朝』親信以行專制獨裁,丞相之
    大權則被削弱。

  五、廣開仕途:通過設置博士、興辦太學、察舉孝廉、策問賢良
    等方式,大力提柭賢良和士子,杻轉由功臣、權貴及其子嗣
    控制官位之狀況,故『漢之得人,於茲為盛』。詳可另見下
    述。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TShopping

GMT+8, 2025-5-3 20:55 , Processed in 0.02026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