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914|回復: 0

歷史故事:修明賢賢 秦誓旦旦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8-6 20:33:0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Push to Facebook
上古、中古時期的君王,莫不以修身養德為重,古代君王都是嚴肅地修身伐己,其程度可能是今天的人難於想象的。

商代和西周時,一年只有春、秋二時,而無冬、夏,因此古人稱年為“春秋”。東周時的諸侯國都設史官撰寫本國的編年史,燕、齊、魯、宋等國均稱《春秋》,各國史書大多以《春秋》命名。東周時諸侯國的史書後均散失,唯孔子編訂的魯國《春秋》留傳下來。《春秋》記載了上自西元前722年(魯隱西元年)下至西元前481年(魯哀公十四年)合計242年的歷史。史學家就把這段200多年的歷史叫做“春秋”時期。

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是春秋時期秦國的國君(BC659年?BC621年在位),姓嬴,名任好。秦穆公即位後奮發圖強。發展軍事,獎勵生產,使國家實力大增。具有遠見卓識的秦穆公廣納賢才不分尊卑貴賤界限,甚至選用別國前來投奔的人,重用已經是七十多歲老翁的百里傒和蹇叔等良臣,依靠他們修明政治。百里傒曾是個奴僕,他用五張羊皮把百里奚從楚國換了回來。秦穆公很重視民心,強調取信於民。晉國鬧饑荒時向秦國求援,他不計過去的恩怨,把大批糧食運到了晉國,說不能讓百姓受罪。晉國臣民都稱頌他的大德。

秦穆公用人不疑,不文過飾非,而是坦誠地悔過罪己,敢於承認自己的錯誤,向賢臣賠禮謝罪。孟明視等三員大將在崤山(地名,現在河南省西部)被晉國將士包圍導致全軍覆沒,他們三個被晉國俘虜。等他們被晉國放回秦國的時候,秦穆公穿素服親自去城外迎接,非但沒有治罪他們,反而深痛自責沒有聽他們父輩的勸告,並把自己的悔過誓言昭告全國。《尚書?秦書?秦誓》記載的就是秦穆公的悔過誓言。

嗟!我眾將士,聽我講!我有很重要的話要說。古人說:“人若總是自以為是,就會變得邪僻。”責求別人不難,可是能從責如流卻太難了!我真是憂心哪,歲月匆匆,去則不再。過去我跟別人磋商事情,心裏老想:“你不順著我的意思,心裏真是討厭你。”可是從現在開始我會把他視作親人。不但如此,我還要請教那些老臣,以求再也不犯錯誤。

對於賢臣良士,即使百發蒼蒼身老力衰,我也想親近;對於蠻勇武夫,那怕騎射水平再高我也不欣賞。想想過去啊,我親近的多是巧言簧舌之輩。

暗地裏我想,一個臣子如果沒有什麽技能,但他意誠心寬、寬容大度,看到別人有特長就象自己有一樣高興,看見別人有才德就從內心裏欽贊,而不僅僅是在嘴上誇獎。那麽這種雍容大度的人肯定能保我們的子孫黎民,我必將重用。而有的人看到別人的本事就妒嫉,看到別人的才德就千方百計不讓我知道。這樣的人,斷不能保我黎民百姓,我必將使這種人無立足之地!

國家今天的動蕩是我一個人造成的,那麽給國家帶來繁榮安定,也是我一人的責任最大。親君子、遠佞人,敢於承擔、有過則改,這是任何一個官員都應該具備的最基本道德,中國歷朝歷代的賢君良臣都能嚴格遵守。再看今日的中國,自邪惡、狹隘的江xx 殘酷鎮壓一群修身養德的法輪功修煉者後,社會道德一瀉千里,貪官汙吏比比皆是。還有由於中國對SARS 病隱瞞和撒慌從而導致SARS病的蔓延等等,卻無人敢象秦穆公一樣站出來向百姓道歉,更不敢作“秦誓”類向民謝罪。古風不再。

◇◇◇ ◇◇◇

附:尚書?周書?秦誓

秦穆公伐鄭,晉襄公帥師敗諸崤,還歸,作《秦誓》。

公曰:“嗟!我士,聽無嘩!予誓告汝群言之首。古人有言曰:‘民訖自若,是多盤。’責人斯無難,惟受責俾如流,是惟艱哉!我心之憂,日月逾邁,若弗雲來。惟古之謀人,則曰未就予忌;惟今之謀人,姑將以為親。雖則雲然,尚猷詢茲黃發,則罔所愆。番番良士,旅力既愆,我尚有之;仡仡勇夫,射禦不違,我尚不欲。惟截截善諞言,俾君子易辭,我皇多有之!昧昧我思之,如有一介臣,斷斷猗,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是能容之,以保我子孫黎民,亦職有利哉!人之有技,冒疾以惡之;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達,是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哉!邦之杌隉,曰由一人;邦之榮懷,亦尚一人之慶。”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TShopping

GMT+8, 2025-5-4 01:46 , Processed in 0.01804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