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890|回復: 0

研究:一心多用最易分心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8-30 16:21: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Push to Facebook
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研究人員表示,當涉及到完成工作的時候,能同時進行多項工作是壞處而不是好處。


網路時代的行家可能同時聽iPod、上網看影片、手上同時即時通、開信箱看電子郵件,並火速更新Facebook上的個人網頁。但是這些事,他們可能一件都沒有做好。


史丹佛傳播學教授納斯(Clifford Nass)說:「他們沈陷於無關緊要的事務中。」他的研究團隊24日公佈研究結果。納斯說:「所有東西都讓他們分心。」


史丹佛研究人員得出結論,習於同時應付電子郵件、網路搜尋、簡訊聊天並觀賞影片等網路接收工具的人,表現得比傾向一次做一件事的人來得糟糕。


本身是史丹佛「人際傳播暨互動媒體實驗室」(Communication Between Humans and InteractiveMedia Lab)研究員,並擔任這項研究結果領導作者的奧非拉(Eyal Ophir)談到這些一心多用者時表示:「我們持續觀察尋找他們的長處,但找不到。」


研究人員表示,社會科學一向認為,人類無法在同一時間處理一串以上的資訊。研究人員希望搞清楚,同時做多件事的人如何逃過這項法則。


研究人員將100名學生分成重度多工者及一次一工作者,並對他們進行測驗,發現重度多工者仍然受到這項法則束縛。


奧非拉談到習慣同時間做很多事的人:「他們會不由自主想到他們沒有在進行的工作」,「他們心裡沒辦法把每件事一件一件分開來。」


測驗也證明,多工者在記憶或組織資訊時,也沒有更勝一籌。研究人員向學生展示字母,並要求他們記住反覆出現者。


奧非拉說:「低度多工者表現比較好」,「高度多工者比較差,如果他們繼續同時間做多件事,表現更差,因為他們看到的字母越多,越難在腦中加以整理分類。」


研究人員正試圖查明,長期同時從事多項事務,是否會破壞集中注意力的能力,還有多工者是否天生如此,或者後天形成。


參與研究的心理學助理教授華格納(AnthonyWagner)說:「當處於多種外在資訊來源不斷進來,或是過去記憶雜沓而來的情況中時,他們無法過濾與目前目標無關的訊息。」


他說:「無法過濾意味著他們將被不相干的訊息拖累。」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TShopping

GMT+8, 2025-5-11 06:49 , Processed in 0.01973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