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hopping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010|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台灣近代的名稱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9-7-25 15:22: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Push to Facebook
台灣近代的名稱隋代(公元五八一年至六一七年)以後到宋代(公元九六○年至南宋的一二七八年)中的六百年間,在所有的中國文獻上幾乎都沒有涉及台灣的任何文獻,也就是空白了六世紀之久。元朝(一二七一年至一三六八年)是蒙古人所建立的王朝,其對海外的興趣大大超越過漢民族,所以以後海外島嶼才又出現。較近代的名稱在明初的「東西洋考」、「閩書」、「世法錄」,將台灣稱為「東蕃」,以有別於「東夷」。閩人周嬰在其所著「東蕃記」中稱「台員」為東蕃之地,何喬遠的「閩書、島夷誌」稱為「大員」,張燮的「東西洋考」則稱為「大圓」,後來何喬遠在「鏡山全集」改稱為「台灣」,沈鐵的奏折中稱為「大灣」等等。其他尚有福建沿海居民稱台灣南部為「毗舍耶」,在中原的漢人把北部台灣稱為「小琉求」。
雖然台灣的名稱有如此眾多,但是澎湖在元朝時即收入大元版圖,當時的名稱為「平湖」即今日的澎湖,設立巡檢司,隸屬泉州晉江縣,並向鹽民課稅。
明太祖時琉球群島,被稱為大琉球,台灣稱為小琉球。明中葉以後對台灣又有多種不同稱呼—小東島、小琉球、雞籠(山)、北港、東番等等。宋元時代,泉州地方的漁民與海盜渡海來到澎湖,當時稱台灣的北部為琉球,南部為被稱為「毗舍耶」。「毗舍耶」它可能是菲律賓群島的一個海島及其原始族的名稱。也很有可能是指在台灣南部所稱為傀儡蕃之名,也就是今日的「排灣族」。
在地理位置上十分靠近台灣的中國對台灣的名稱有大約有如下的叫法:
東蕃 、毗舍耶、台員、大員、大圓、台灣、大灣、東鯤、埋冤、琉球、島夷、東夷、海夷、夷州、東鯷、大灣,大宛等。
為什麼近在只呎的中國對台灣的稱呼有這麼多種呢? 究其原因是漢民族在十七世紀以前尚無經緯度的觀念。海圖的製作若沒有經緯度的界定,則同一個島因記述人的不同,各自取名,也沒有人敢認定同屬一島。這就是台灣有許多名子的原因,換句話說當時的漢人對台灣並不認識。

 

臉書網友討論
2#
發表於 2012-1-5 01:01:01 | 只看該作者
自己知道了  

版主招募中

3#
發表於 2012-1-5 00:34:19 | 只看該作者
嘿嘿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免責聲明|TShopping

GMT+8, 2024-5-6 00:29 , Processed in 0.062841 second(s), 19 queries .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表者個人意見,與 TShopping綜合論壇 立場無關 如有意見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寫信聯絡我們。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