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hopping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78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油燈簡史(上)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9-8-3 19:03: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Push to Facebook
編按──
位於江蘇揚中市的油燈博物館,是國內外唯一的一家集展示、收藏、研究於一體的油燈博物館。它由著名畫家、美術理論家陳履生先生創立興建,一九九八年開館以來,吸引了廣大民眾及媒體參觀報導。本版即日起將每天為讀者介紹難得一見的歷代油燈收藏。

油燈作為傳統的生活用具,經歷了幾千年演變的歷史。從實用出發,最初的油燈來源於「鑽燧取火」,新石器時代的「陶豆」作為原始的燈具,反映了人類文明的最初成果。

早期的燈,類似陶製的盛食器「豆」。「瓦豆謂之登(鐙)」,上盤下座,中間以柱相連,雖然形制比較簡單,卻奠立了中國油燈的基本造型。此後經青銅文化的洗禮,由於鑄造技術提高,油燈在造型上得到了重要的發展,創造了中國油燈藝術的輝煌。

從春秋至兩漢,油燈的高度發展,已經脫離了實用的具體要求,它和其它器物一樣,成為特定時代的禮器,「蘭膏明燭,華燈錯些。」折射了社會政治的規章法度。漢代陶製或部分掛釉的瓷燈,也因為造型的獨特而成為這一時期的重要樣式。漢代是油燈發展的繁榮期,這一時期的油燈功能合用,造型生動,裝飾富麗。

南北朝青瓷油燈的出現,為油燈生產的材質多元化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同時也為油燈的普及作出了貢獻。由於製瓷工藝的問題,這一時期的油燈在體量上變小,在造型上出現了像圓雕帶有動物的型製,如「青瓷熊燈」、「青瓷牛燈」等。

這一時期的燈基本上由下部的燈盤、中部的燈柱、上部的燈盞構成,而動物造型一般處於燈柱的位置,也就是動物蹬於盤上、雙手托盞的造型。而像浙江瑞安出土的「青瓷牛形燈」沒有盞,和中心柱相連的把柄基本上是漢代油燈中的煙道,無疑,表達了過度時期在材質轉化過程中的相互關聯性。(

 

臉書網友討論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免責聲明|TShopping

GMT+8, 2024-6-12 11:24 , Processed in 0.046307 second(s), 18 queries .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表者個人意見,與 TShopping綜合論壇 立場無關 如有意見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寫信聯絡我們。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