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hopping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85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代學校 放假制度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9-8-3 19:35: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Push to Facebook
古代學校 放假制度◎北耕

歷來學校的放假日一直隨政府政策改變著。周休二日以前,就是周六放半天、周日放一天,然後還有寒暑假,以及國定假日等;在古代,自漢武帝時創立官方正規的太學起,也有了太學生的休假制度。

但到隋唐時代,才明確設立國子學(即太學,又稱國子藍)學生的放假制度。據記載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常假,以十天為一旬,學生放假一天。當時國子學設在京都,學生們大都住校就讀,所以放這種常假時,外地的學生一般不回家。第二類假是每年五月間,這時暑夏伊始,正是田裡稻麥成熟之際,故該假叫做「田假」。第三類假稱為「援衣假」,不言自明,這是由於天氣轉涼、需要添加衣衫而放的假,時間相當於陽曆的十月份。「田假」和「援衣假」都要放一個月左右的長假,在這兩個假期,學校對家住京都二百里以外的異鄉學生,給予扣除用在探親趕路時所占去時間的照顧。

唐末宋初,隨著國子學的發展變遷,這套學生放假制度也有了一些新的變化。在明朝時,國子學學生的放假,只安排在每年的朔望月一次,除此以外就不再放其他假了。

 

臉書網友討論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免責聲明|TShopping

GMT+8, 2024-6-12 12:18 , Processed in 0.068936 second(s), 18 queries .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表者個人意見,與 TShopping綜合論壇 立場無關 如有意見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寫信聯絡我們。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