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hopping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86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馬超後代去向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9-8-6 20:10: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Push to Facebook
三國時期逃過滅門大禍 馬超後代扎根亞美尼亞
提起三國時期的英雄人物,人們都不會忘記那位面如冠玉、目如朗星、名列蜀國「五虎上將」之一的馬超。公元211年,馬超起兵十萬反對曹操,將曹操打得「割須棄袍」,狼狽逃跑。後來,馬超被曹操以離間計打敗後,輾轉投奔劉備,但他的整個家族都被誅殺。沒想到在近1800年後,記者在亞美尼亞工作期間卻遇到了當地一群自稱來自中國馬姓家族的後代。追根溯源,他們竟然是馬超的後裔。

據史書記載,馬超家族帶有羌胡血統,與西邊的各國關係良好。有學者認為,馬超統率的部隊「不尚弓弩」,而擅長使用西式的長標槍等武器,行軍作戰採用西式密集軍陣,馬超本人也穿類似當時西方國家的鎧甲。上述情況表明,馬超家族和中西亞地區有著密切的聯繫。馬超之子為逃避追殺,選擇到中西亞避難是合乎邏輯的。

馬超後人成了亞美尼亞英雄
在亞美尼亞,其實不僅姓馬米科尼揚的人知道自己的祖先來自中國,幾乎所有的亞美尼亞人都知道這一點,這主要是因為馬氏家族後裔出了一位為亞美尼亞爭取民族解放和獨立的民族英雄。記者剛到亞美尼亞時,當地朋友帶記者參觀的第一個景點就是位於首都埃裡溫市一個廣場的瓦爾丹·馬米科尼揚雕像。只見在藍天的映襯下,一位勇猛的將軍躍馬揮劍,彷彿在指揮將士們奮勇殺敵。

公元五世紀中期,為加強對亞美尼亞的統治,波斯當局強迫亞美尼亞人改信波斯人信奉的瑪達教(拜火教的分支),引起了亞美尼亞民眾的強烈反對。公元450年,東亞美尼亞出現全民起義,起義軍的統帥就是馬抗的後代瓦爾丹·馬米科尼揚。起義遭到波斯當局的殘酷鎮壓。公元451年,雙方在阿瓦賴爾(現伊朗境內)進行決戰。在戰前的誓師大會上,瓦爾丹·馬米科尼揚說:「懵懂而死,與草木同朽;悟道而生,是為永生。」這句話後來成了亞美尼亞人家喻戶曉
的名言。

決戰打得十分慘烈,雙方死傷慘重,瓦爾丹·馬米科尼揚也流盡了最後一滴血。起義雖然失敗了,但波斯當局也做出了讓步,不再要求亞美尼亞人改信瑪達教。

482年,東亞美尼亞在瓦爾丹·馬米科尼揚的侄兒———瓦安·馬米科尼揚的領導下,再次爆發了反對波斯人統治的起義,最終迫使波斯當局簽署和約,使亞美尼亞實際上恢復了自治地位。

從此,瓦爾丹和瓦安·馬米科尼揚就成了爭取亞美尼亞民族解放和獨立的英雄。1991年亞美尼亞獨立後,還設立了「瓦爾丹·馬米科尼揚」勳章,表彰為爭取國家獨立做出突出貢獻的人

 

臉書網友討論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免責聲明|TShopping

GMT+8, 2024-6-16 06:14 , Processed in 0.096227 second(s), 18 queries .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表者個人意見,與 TShopping綜合論壇 立場無關 如有意見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寫信聯絡我們。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