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hopping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044|回復: 3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史上十大武帝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9-8-6 20:23: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Push to Facebook
中國史上十大武帝NO1:漢武大帝        
漢武帝(前156年-前87年),名劉徹,小名彘,是漢朝的第七個皇帝。
漢武帝是漢景帝的第十個兒子,七歲時被立為太子,16歲登基。        
赫赫武功:北征匈奴將北部疆界鞏固在陰山一線;南平越南,
緬甸,將西南邊界擴展到今高黎貢山和哀牢山一線;
東北朝鮮置四郡將東北疆界推至朝鮮半島中北部和遼東一帶;
西南郡縣置十七將西南邊界擴展到今高黎貢山和哀牢山一線;
而同時在西方也取得了三十六屬國。        
二十五各第一:1、漢武帝是第一位使用年號的皇帝,先是六年一個年號,後來四年一個年號。        
        
2、漢武帝是第一位在統一的國家制定、頒佈太初曆的皇帝,以正月為歲首這一點,一直用到現在。        
        
3、漢武帝時期寫出了我國第一部紀傳體的史書《史記》,對後世的史學產生了巨大影響。        
4、漢武帝時期出現了秦統一後我國見於史籍記載的《輿地圖》,
元狩四年四月丙申,"太僕臣公孫賀行御史大夫事……奏輿地圖,請所立國名。"        
        
5、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對策,武帝親自策問,選拔人材做官。後世科舉之制始此。        
        
6、漢武帝尊儒術,以儒家思想作為國家的統治思想始於此。        
        
7、元朔五年為五經博士置弟子五十人,複其身;地方郡國可按一定條件選送一些人,
可受業如弟子。經考試,能通一藝以上,可用作官吏。從國立太學生中選拔官吏始于此。        
        
8、漢武帝在尊儒術時,又"悉延(引)百端之學",形成了在以儒家思想為統治思想的同時,
又兼用百家的格局。這點對後世也影響巨大。        
        
9、元封二年(前109),漢武帝親臨現場督察堵塞黃河瓠子決口。自秦統一後,
皇帝親臨現場治理黃河,這是第一次。        
        
10、漢武帝時推廣耬車(土法播種機)下種,此後這一方法在中國用了兩千多年。        
        
11、漢武帝派張騫通西域,打通了絲綢之路,促進了中、西雙方的經濟、
文化交流。這在中國史上屬首次。        
        
12、漢武帝元封六年(前105)以宗世女細君為公主嫁烏孫和親。
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與西域國家和親。        
        
13、在輪台、渠犁屯田,並置使者、校尉。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在今中國新疆地區屯田。        
        
14、漢武帝時用井渠法作龍首渠,後傳入今中國新疆地區,並進而入波斯等地。        
        
15、從西域引進葡萄、苜蓿種植,從大宛引進了良種馬---天馬,
西域的樂曲、魔術傳至中國,中國的鑄鐵技術、絲織品、漆器傳至大宛等地。 轉自鐵血        
        
16、漢武帝外施仁義,實行德治;同時又重視法治,
用嚴刑峻法治理國家。這在歷史上也是首次。        
        
17、元封五年(前106),為加強對地方官吏和豪強的監察,置十三州部刺史,
令六百石級別的刺史督察二千石級別的郡國守相。        
        
18、為加強皇權,改革丞相制度,設立中朝(內朝),對後來的丞相制度演變發生了重大影響。        
        
19、元鼎二年(前115)禁郡國鑄錢,專令國家所屬上林三官鑄錢,
非三官錢不得流通,郡國以前所鑄錢皆廢銷。從此國家壟斷了鑄造錢幣的權力,對後世影響重大。        
        
20、漢武帝通過大量移民在西北邊郡屯田,這對反擊匈奴戰爭的勝利、經營西域起了重大作用。        
21、漢武帝時任用官吏是多元化的。        
22、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派大軍深入匈奴腹地進行決戰的皇帝。        
        
23、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提出要北方遊牧民族---匈奴臣服于中原王朝的皇帝,
為此又在今內蒙築受降城。武帝生前雖未達此目的,但在宣、元時期,匈奴歸服漢朝為藩臣。        
        
24、李廣利伐大宛後,西域南道諸國多臣服于漢,宣帝神爵二年(前60),
匈奴日逐王降漢,匈奴不敢爭西域,罷僮僕都尉。宣帝任命鄭吉為西域督護,
管理西域南、北道諸國,西域諸國臣服於漢。這在中國歷史上是首次。        
25、漢武帝平定南越後,首次在今海南島置儋耳郡、珠崖郡。        
雄才大略,赫赫武功,堪稱千古第一武帝。        
        
        
NO2:明洪武帝        
太祖朱元璋,字國瑞,生於1328年,父母早逝,家境貧寒,年輕時曾入寺為僧。1352年率眾投        
紅巾軍,參加元末的農民起義,攻下南京後運用"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戰略方針。壯大軍        
力,前後擊破陳友諒,張士誠部,1368年建立明朝,定都南京,建元"洪武"。        
朱元璋稱帝后半年,北伐軍攻克大都,元亡。統一全國後,朱元璋採取加強封建專制主義統治        
的措施。改革中央的地方的行政機構。廢除丞相制,設立六部,直接由皇帝負責。調整軍事機構,推        
行科舉制度,加強法制。加強了皇帝的統治。        
朱元璋稱帝后,開始大肆誅殺有功之臣,並大興文字獄。對明處文化思想起了嚴重的束縛作        
用。        
朱元璋在位31年,死於1398年時年71歲。        
赫赫武功:也許不太多,但驅逐殘暴蒙古韃子一事就足以彪炳千秋。
鄱陽湖水戰,中國古代水戰絕對經典,而自此奠定的大明水軍終明一代竟未嘗敗績,堪稱世界奇跡。        
對後世影響:出身不是大問題,關鍵是看你有沒有一顆皇帝的心;"高築牆、
廣積良、緩稱王"多為後世梟雄借鑒;長的醜不用怕,只要足夠囂張,馬娘娘處處有。        
        
NO3:漢光武帝        
漢光武帝劉秀(前6年-西元57年),字文叔,東漢王朝的建立者。        
        
劉秀是漢高祖九世孫,西漢景帝子長沙王劉發的後人,其父為南頓令劉欽,
母樊嫻都。世代居住在南陽,屬地方豪族。        
        
時值王莽當朝,天下大亂,赤眉兵與綠林兵起兵反王莽。
劉秀此時亦與其兄劉縯在舂陵(湖北省棗陽縣)起兵,
與綠林兵共同擁護更始帝劉玄。西元23年,劉秀率綠林軍3萬以少勝多於昆陽滅王莽軍42萬,
殺其主帥之王尋,取得昆陽大捷。後來王莽和更始帝先後被殺,
劉秀在鄗城即皇帝位,改元建武,次年遷都洛陽,統一全國,國號仍為漢,史稱東漢。        
        
在位期間,多次發佈釋放奴婢和禁止殘害奴婢的詔書。為減少貧民賣身為奴婢,
經常發救濟糧,減少租徭役,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生產。裁併郡縣,精簡官員。
結果,裁併四百余縣,官員十置其一。歷史上稱其統治時期為光武中興。        
        
劉秀統一中國後,厭武事,不言軍旅。其實,在統一中國之前,
他就開始削弱國防建設,廢郡國兵制,罷郡國都尉。導致後來無力抵禦外患。        
        
中元二年(57年)死於洛南宮前殿。在位33年,死時63歲。
葬于原陵(今河南孟津縣鐵謝村附近)。廟號世祖,諡為光武帝。        
        
為統一,甘冒刀槍,昆陽之役足見其謀,而統一之後厭武事,不言軍旅,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光武帝之武光耀千古。        
        
NO4: 魏武帝        
毛爺爺有一首詞,裏面有那麼一句"魏武揮鞭",能讓毛爺爺佩服的人本身就少,
而千年之後仍能以揮鞭的形象站在毛爺爺面前的恐怕也就只能是魏武帝曹操!        
魏武帝 曹操 (155-220)        
字 「孟德」 又名 「吉利」,小字阿瞞        
        
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其父親曹嵩原是夏侯氏的後裔,
後來成為中常侍大長秋曹騰的養子。曹操文武雙全,《魏略》說他"才力絕人,
手射飛鳥,躬禽猛獸,嘗于南皮,一日射雉獲六十三頭"。《三國志》說他"才武絕人"。        
        
西元175年舉孝廉,任洛陽部尉。西元177年任丘頓令,西元179年娶卞氏為妻,
西元180年升為議郎。西元184年,在東漢王朝鎮壓黃巾軍起義的戰爭中起家,
任騎都尉。由於鎮壓起義軍有功,升任濟南相。後歷任東郡太守、
都尉、典軍校尉等職。西元189年行刺大臣董卓不遂,逃亡。        
        
西元192年,正式組建自己的軍事集團"青州兵",西元196年率軍進駐京城洛陽,
"挾天子以令諸侯"。西元200年到西元207年間,經官渡之戰等戰役,
打敗袁紹和其他割據軍閥,統一中國北部。
曹操的文治武功為以後魏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有曹操乃有魏。        
三國演義中過多的貶低了曹操,歷代梟雄似曹操一樣文武雙全胸襟開闊的並不多見。        
        
NO5:梁武帝        
蕭衍,梁武帝。(464年-549年)字叔達,小字練兒。南蘭陵中都裏人
(今江蘇武進縣西北),出生在秣陵(今南京)。他原來是南齊的官員,
南齊中興二年(502年),南齊皇帝"禪位"于蕭衍,南梁建立。
蕭衍在位時間達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        
在我國二十五史230多個皇帝中,長壽冠軍是清乾隆帝高?89歲,
第二名是南北朝梁武帝。梁武帝80多歲還可以上陣征戰。        
中國歷史上的帝王,有縱情聲色犬馬的,有一心勵精圖治的,
有馳騁疆場、喜好武功的,而 " 以佛化治國 " 以至到佛寺裏捨身為奴的,
卻只有一個,這就是南朝梁武帝蕭衍。        
        
蕭衍早年以武功起家,信奉道家學說,後皈依了佛門,成為了虔誠的佛門弟子。
他曾下詔令全民奉佛。在梁一代佛教成為時尚。湯用彤先生總結說;
" 南朝佛教至梁武帝而全盛。 " 以至於梁朝的半壁江山內,佛寺達 2846 座,
僧尼有 82 萬餘人。更為難得的是身為天子的梁武帝身體力行。據載,
梁武帝到了晚年,一天只吃一頓飲,肉食一絲不沾,只吃豆類的湯菜和糙米飯。
50 歲時,他又斷絕房事,遠離嬪妃。平時,他穿的是極樸素的便服,
不喝酒.不聽音樂。除非是祭祀宗廟,不舉行任何大會、餐宴。
梁武帝的所作所為,完全是一個守持佛教戒律的信徒。        
        
梁武帝佛學造詣很深,廣交當時的著名有道高僧,這開了帝王的先例。
他還主持並親手編輯並注釋佛經,多次親自登堂講授佛經,舉行法會等等。
佛教傳入日本、朝鮮,也在這個時期。梁武帝還四次入寺捨身,
在寺內只穿法服,除此以外的一切物件,一概摒除。最短的一次是四天,
第四次最長,有 51 天, " 四月庚午,群臣以錢一億萬奉贖皇帝菩薩 " 。
這在史料上有記載。        
        
梁武帝多才多藝,擅長詩詞歌賦,早年就以名士和才子著稱,
是個典型的文人皇帝。這種文人性格可能是他如此篤信佛教的一個主要原因,
也導致了急功近利,貿然北伐,最終亡國身死。
如同後人對南唐後主李煜的歎息之語: " 作個詞人真絕代,
可憐薄命作君王。 " 梁武帝的悲哀,大概也相似。        
        
NO6:北魏太武帝        
十六國的終結者。        
年少統國,武功赫赫        
        
拓跋燾即位比較順利。在漢臣崔浩建議下,他十二歲就被立為太子。
同年就統兵遠赴大漠抗擊柔然的入侵。423年,三十二歲的明元帝病重,
還是少年的拓跋燾受命鑒國,統馭臣下,聰明大度,已渾然有帝王之風。        
        
        
拓跋燾剛繼位,柔然三萬大軍士大舉進攻,一度佔領北魏舊都盛樂。
拓跋燾怒不可遏,親自率兵,收復盛樂。他又組織五路大軍,渡大漠追擊柔然,使對方大敗而去。        
        
425年,夏國國主赫連勃勃死。
這位赫連勃勃就是曾幫助前秦大帝苻堅滅掉什翼犍代國的劉衛辰惟一跑掉的兒子。
赫連勃勃身材魁偉,高八尺五寸,姿容秀麗,後秦的國主姚興一見就很喜歡他,
讓高平公沒奕於收留他,沒奕於還把自己女兒嫁給勃勃做妻室。
姚興派勃勃為安北將軍,配以鮮卑族兩萬餘戶幫助沒奕于鎮守朔方。
沒幾年,這位貪暴無親的勃勃就殺掉老丈人,並領其眾,自稱大夏天王,
自立為國。勃勃改姓為赫連,意思是家族顯赫與天相連,
與自己有血源關係的部落均改姓為鐵伐,意思是剛銳似鐵,皆能伐人。
劉裕攻滅後秦後,赫連勃勃乘劉裕回朝時大舉破晉,大敗劉義真,
積數萬人頭為京觀,號為"骷髏台"。同年稱帝,定都統萬。
赫連勃勃最出名的是他的兇殘暴虐,視民眾如草芥。他命工匠蒸土築統萬城,
城牆完工一段,就以鐵錐試驗,紮進一寸,就立殺築牆匠人,
並把屍體築進牆內再換一批工匠。製造兵器的匠人最慘,必死無疑。
制弓的匠人獻弓,如果射甲不透,立殺;如果射甲透入,
馬上把製作鎧甲的匠人殺頭。循環往復,反正難逃一死。
他又常常喜歡坐在城上,置弓刀於側,隨便看誰不順眼就殺掉。
統治末期,赫連勃勃諸子相殺,最後立赫連昌為太子。        
        
魏帝撥跋燾親率大軍直撲夏國。到君子津,天寒冰結,
他自率二萬輕騎渡河直襲統萬,夏主赫連昌出城迎戰即敗,
退入城內。魏軍在周圍殺掠一番,獲牛馬十余萬,揚長而去。
同年夏天,拓跋珪又自率輕騎三萬倍道先行,再撲統萬。        
        
到了城下,魏人知道攻城最難,就把老弱殘兵繞城示弱,
把精兵埋伏於深谷之間。夏兵中計,鼓噪出城追擊。
正好當時有風雨從統萬城方向順風朝魏軍而來,拓跋燾的親信太監趙倪勸道:
"現在天不助人,風雨方向正和我軍相逆,衝殺看不清,將士又饑渴,
不如陛下您率兵躲躲,來日再戰。"崔浩一旁叱道:"我軍千里制勝,
正是掩襲不意,怎能改變主意!"拓跋燾大聲喊:"好!"揮兵迎前。
混戰中,拓跋燾身中流箭,馬受傷倒地,自己差點為夏兵俘虜。
換馬再戰,魏帝親手刺殺騎兵十餘人,又殺夏國大將一名。        
        
緊接著,魏軍乘勝追夏主到城北,赫連昌來不及入城,奔逃上邽。
拓跋燾只率少數幾個直追入城,夏兵發覺,緊閉四門。
拓跋燾等幾人慌忙用婦人裙子系在槊上往下吊人,才勉強逃出。
夏國無主,又值天色已黑,堅城厚牆再也無用,一會兒功夫就被魏軍乘亂攻破,
魏人盡俘夏國王公後妃,獲馬三十萬匹,牛羊數千萬頭,珍寶無數。
天亮後魏主進城,看著窮極文采、雕樑畫棟的壯大台榭,
再摸摸堅硬得可以磨礪刀斧的統萬城牆,拓跋燾歎道:"蕞爾小國,
使用民力至此地步,怎麼能不亡國!"宋朝沈括《夢溪筆談DangerCode;卷十一》記載:
"延州豐林縣城,赫連勃勃所築,至今謂之赫連城,緊密如石,斫之皆火出。
其城不甚厚,但馬面極長且密,予使人步之,馬面皆長四丈,相去六七丈。
以其馬面密則城不需太厚,人力亦難功也。予曾親見攻城,若馬面長,
則可反射城下功者,兼密則矢石相及,敵人至城下,則四面矢石臨之。
須使敵人不能到城下,乃為良法……赫連之城,深為可法也。"由此可見,
豐林城還不是什麼赫連勃勃的重要城池,也有"斫之皆火出"的特徵,
數百年後仍然如此堅牢,可以聯想統萬城的盛景。        
        
數次親征,北方一統        
        
431年,滅亡夏國後,拓跋燾又遠擊柔然。接著,在南朝宋國已佔領黃河南岸的情況下,
冒險西進,準備攻擊盤踞在青海、甘肅一帶的割據政權西涼。
國主乞伏暮末聽見拓跋燾出兵的消息就宣佈投降,燒掉都城,
自己帶著國人往魏國指定的平涼方向走。夏國赫連昌的弟弟赫連定此時逃奔在外,
率眾襲殺乞伏暮末,沒幾天,他自己和十幾萬部屬又被青海的土穀渾(
鮮卑族)部落在黃河邊打敗,人被送到魏都平城,和哥哥一起被處斬。
這個號稱要一統天下萬城、皇族赫赫、上與天連的國家,從赫連勃勃開始,
滿打滿算才二十四年。更為可悲可笑的是,赫連定還順手幫魏國滅了西秦。        
        
436年,北魏攻克北燕首都和龍,滅掉北燕。北燕源自後燕。
407年,河北冀州人馮跋殺後燕帝慕容熙,擁立慕容雲
(原名高雲,是高句麗人,為慕容寶養子,賜姓慕容)。
不久,慕容雲被屬下離班殺害。馮跋平定叛亂,沒有再立慕容氏,
他自稱天王,沿襲燕國國號,史稱北燕。馮跋當皇帝有二十二年,
立國初年政治還算清明,430年病重,寵妾宋夫人不想太子馮翼繼位,
想立自己的兒子,便把太子哄進宮內關起來。馮跋的弟弟馮宏聞信帶兵入宮,
不僅把病危的哥哥活活嚇死,殺死宋夫人及其兒子,還順手把侄子也是太子馮翼也殺掉,
自己繼位天王。坐穩帝座,又把馮跋一百多個兒子統統誅殺乾淨。馮大哥真能生,馮
小弟真能殺。兄弟折騰,國力日弱,才當了七年皇帝,北魏大軍殺到,
馮宏一路逃跑,竄到自己的附庸國高麗。
已是敗亡之君的馮宏還對從前的屬國國主高麗王喝叱擺譜,
而北魏又派人來追索,高麗王乘人之危,派人把馮宏和子弟十餘人統統在北豐殺掉。
439年,拓跋燾又親率兵馬包圍北涼,國王沮渠牧犍投降,北涼滅亡。
至此,北中國已全為魏朝一統,結束了一百多年以來十六國紛亂相爭、攻伐不已的局面。        
        
NO7: 宋武帝        
宋武帝 劉裕 (363-422)        
宋武帝劉裕(363-422)字德輿,小名寄奴。祖籍彭城綏裏(今江蘇徐州),
曾祖劉混時隨晉室南遷,客居京囗(今江蘇鎮江)。        
        
雖說劉裕是西漢楚元王劉交的後裔,其祖輩也不乏在朝顯宦者,
但到其父劉翹這一代時,家道明顯衰落了。劉翹一生,僅居郡功曹(郡守屬吏)職位。        
        
少時,劉裕家貧,以種地、砍柴維持生計,但他性格強悍、堅韌,喜冒險。
東晉孝武帝時,劉裕投身行伍,開始了戎馬生涯。        
        
劉裕初為北府舊將孫無終的司馬,事蹟不顯。安帝隆安三年(399)十一月,
孫恩從會稽(今浙江紹興)起兵反晉,東南八郡紛起回應,朝野震驚。        
        
晉廷忙派謝琰、劉牢之前往鎮壓。謝琰是著名的陳郡謝氏家族中的人物,
劉牢之則為淝水戰役中大破前秦苻堅的北府名將。大概因為孫無終的薦舉,
劉裕轉入劉牢之的麾下,當了一名參軍。在轉戰三吳的幾年中,劉裕屢充先鋒,
每戰挫敵,其軍事幹略得到初步顯露。他不僅作戰勇猛,披堅執銳,
衝鋒陷陣,且指揮有方,富有智謀,善於以少勝多。當時諸將縱兵暴掠,
塗炭百姓,獨有劉裕治軍整肅,法紀嚴明。因討亂有功,
劉裕被封為建武將軍,領下邳太守。他率水軍繼續追討孫恩,迫使其投海而死。        
        
孫恩起兵,消耗了晉廷兵力,造成京防空虛,這給盤踞長江上游軍事重鎮荊州、
虎視三吳、伺機而動的桓玄以可乘之機。元興元年(402),桓玄舉兵東下,
攻入建康,殺司馬元顯,收奪劉牢之兵權,以其堂兄桓修代之。
劉牢之懼禍而逃,後自縊身亡。劉裕審時度勢,暫投桓玄以行韜晦。
由於劉裕屢建軍功,於北府舊部中頗有聲望,故桓玄也不敢小視他。
次年十二月,桓玄篡位,更對劉裕款待備至,恩寵有加。        
        
桓玄的妻子劉氏頗能識人。她多次對其夫說:「劉裕行止有龍勢虎志,
看問題不同凡響,不會久居人下,宜儘早除之。」桓玄卻說:
「我欲蕩平中原,非此人不行,怎好殺他?等關隴平定,再作計議。」        
        
正在桓玄盤算之際,劉裕也在暗中圖謀桓玄了。他約何無終、
劉毅等人於廣陵(今江蘇揚州)、曆陽(今安徽和縣)、京囗、建康四處舉事,克期齊發。        
        
元興三年(404)二月,劉裕以打獵為名,聚集百餘人首先在京囗發難,
殺死桓修。劉毅也於廣陵得手,誅桓修之弟桓弘。接著,眾人推劉裕為盟主,
傳檄四方,各地紛起回應。桓玄見情勢不妙,挾持晉安帝,
輕舟逃逸江陵。三月,劉裕率兵進入建康,坐鎮京師,
指揮各路人馬乘勝西進。經過一個多月的激戰,桓玄被逼逃往西川,
為益州都護馮遷所殺。次年三月,劉裕迎安帝復位。
為獎勵劉裕再造晉室之功,安帝進劉裕為侍中、車騎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掌握朝政。        
        
東晉自偏安以來,時時面臨著北方的威脅。祖逖、庾亮、殷浩、
桓溫都曾先後北伐,但無一成功。為了提高自己的聲望,劉裕決定興師北上。        
        
義熙五年(409),南燕主慕容德死,其侄慕容超襲位,
縱兵肆虐淮北,擄去晉兩郡太守,驅掠百姓千余家。
劉裕因此上表北伐。三月,他統領晉軍向北挺進。        
        
南燕大將公孫五樓見晉師威猛,向慕容超建議扼據大峴(今山東沂縣),
堅壁清野,但被拒絕。劉裕看準時機,冒險越過大峴山隘,
一舉攻克臨胊(今山東掖縣),奪得大量輜重。
接著,晉軍將士在劉裕的親自鼓動下迅速進擊,直逼燕都廣固(今山東益都)。
慕容超遁入城中堅守不出。雙方進入相持階段。
晉軍一方面高壘重塹,將廣固團團圍住,以燕人之糧充實軍用;
一方面招降納降,採取分化瓦解之策。南燕大將桓遵兄弟及徐州刺史段宏相繼歸附,
尤其是尚書郎張綱被俘,對劉裕十分有利,最後正是利用他所設計的攻城器械拿下燕都,
活捉了慕容超。劉裕以廣固久守不降為由,入城後,盡殺王公以下三千人以洩憤。        
        
齊境克服,劉裕本想停鎮下邳,蕩凊河洛,但孫恩妹夫盧循複集孫恩殘部,
敗晉軍于豫章(今江西南昌)。劉裕不得不班師回朝。回京後,
先後督師鎮壓盧循、剿滅割據長江中上游的劉毅、譙縱勢力,
逼走司馬休之,使南方出現了百年來從未有過的一統局面。        
        
義熙十二年(416)一月,後秦主姚興死,姚泓繼位,內部叛亂送起,
政權不穩。劉裕認為這是滅亡後秦的良機。八月,劉裕以劉穆之任尚書左僕射,
內總朝政,外供軍糧,自己率大軍分四路北伐。九月,劉裕扺達彭城。
龍驤將軍王鎮惡、冠軍將軍檀道濟領兵由淮、淝轉向許、洛,
後秦諸屯守皆望風降附,晉軍進展神速。十月,王鎮惡軍佔領洛陽。        
        
次年正月,劉裕留其子劉義隆鎮守彭城,自率大軍北上。
此時北魏派十萬重兵駐守河北,並以游騎騷擾晉軍。劉裕在行軍中
,雖常設奇陣或用大弩強槊擊敗魏軍,但進軍速度緩慢。
王鎮惡軍由洛陽進抵潼關後,為秦主力守險以阻,
檀道濟軍的糧道也為秦將姚紹截斷。晉軍一時處於危境。
王、檀向劉裕求援,而劉裕卻為北魏軍牽制,自顧不暇。
幸得當地百姓的?明,潼關晉軍才轉危為安。七月,劉裕擺脫魏軍,
進至陝城;前鋒沈田子攻入武關,進屯青泥(今陝西藍田)。
八月,劉裕至潼關,與諸部會合。        
        
秦主姚泓為緩解兩面受敵的危局,謀劃先消滅沈田子軍,
再抵禦劉裕,於是率步騎數萬急趨青泥。沈田子軍本為疑軍,
不過千餘人,但各自為戰,驍勇異常,數次出擊竟使姚泓敗還長安。
此時,王鎮惡突破潼關防線,率師直進,一舉攻陷長安城,姚泓率群臣投降。        
        
九月劉裕率晉軍浩浩蕩蕩地抵達皇城。他想在此稍作休整,經略關中,
不料傳來劉穆之病死的消息。劉裕怕朝廷有變,
留其十二歲的兒子劉義真率王修、王鎮惡、沈田子等文武共守長安,自己統軍南歸。        
        
劉裕匆匆南歸,為夏主赫連勃勃謀臣王買德窺破心跡。
王買德對勃勃說:「劉裕讓其子鎮守長安,自己卻倉猝南還,
不為別事,是為了圖謀皇位。他再也無暇顧及關中了。
對我們來說,這機會其是太好了!」        
        
劉裕南歸不久,赫連勃勃派軍南斷青泥,東扼潼關,率大軍進攻長安。
同恰在此時,留守長安的晉朝文武發生內訌,沈田子殺王鎮惡,
王修殺沈田子,劉義真複殺王修。劉裕得到消息,驚恐不已,
急令朱齡石鎮守長安,命劉義真速回。劉義真和將士大掠財寶美女,
車載南還,為夏軍追及。朱齡石陣亡,劉義真單騎逃逸。
長安得而復失,良將勁兵損失駭人。但經過兩次北伐,
黃河以南、淮水以北以及漢水上游的大片地區,為晉據有。        
        
巨大的事功,使劉裕在朝廷的地位顯赫無比。他先後受封相國、
宋公,如九錫,位在諸侯王之上。義熙十四年(418)十二月,
劉裕令心腹鴆弒安帝,立司馬德文為傀儡皇帝。元熙二年(420),
劉裕迫司馬德文禪讓,即皇帝位,國號宋,改元永初,是為武帝。        
        
即位之後,以司馬氏前車之鑒,宋武帝削弱強藩,集權中央。
有鑒於荊州屢為禍亂之源,便裁併荊州府的轄區,限制其文武將士的額員。
為防止權臣亂政,他特下詔:凡日後大臣外出征討,
一律配以朝廷軍隊,軍還交回朝廷。世族隱匿戶囗,減少官府收入,
武帝下令整頓戶籍,厲行土斷之法。規定政府所需物資,
不准像過去那樣濫行徵發,而是派有關官員以錢購買。
適當降低農民租稅,廢除苛繁法令,讓百姓在寬鬆的環境中休養生息,發展生產。        
        
魏晉以來,皇室、官府崇尚奢華。由於是孤寒出身,
武帝知道稼穡艱辛。他平時清簡寡欲,對珠玉車馬、
絲竹女寵十分節制。一次,長史殷仲文陳述朝廷應備音樂,
武帝以沒有閒暇、且不會欣賞為由予以推脫。
殷仲文勸他經常聽聽自含欣賞,得到的回答是:
「正以解而好之,故不習之。」寧州進獻琥珍枕,
光潔華麗,武帝聽說琥珀可以療傷,令人搗碎分發將士。
他平時穿著十分隨便,連齒木屐,普通裙帽;住處用土屏風、
布燈籠、麻繩拂。為了警誡後人,他在宮中懸掛了少兒時使用過的農具、
補綴多層的破棉襖。後來,他的孫子孝武帝劉駿看見這些東西,譏誚祖上是「鄉巴佬」。        
        
永初三年(422)五月,武帝病逝,時年六十。        
        
NO8: 晉武帝        
晉武帝(司馬炎)        
武帝,名司馬炎(西元236-290年),字世安。司馬懿孫、司馬昭子。廢魏元帝曹奐        
而自立為帝。為西晉開國皇帝。在位26年,病死,終年55歲。葬于峻陽陵(今河南省洛        
陽市附近)。        
        
晉武帝司馬炎,河內溫縣(今河南省溫縣西南)人,其祖父司馬懿、伯父司馬師、        
父親司馬昭,相繼專斷曹魏國政,時曹魏已經名存實亡。司馬昭死後,司馬炎襲晉王位        
,控制朝政。西元265年12月,他廢黜魏元帝曹奐,自立為帝。建國號為晉,建都洛陽,        
改年號為"泰始"後改為"太康"。史稱西晉。        
晉武帝即位後,於西元280年滅東吳,結束了三國時代,統一了全國。然後他罷州郡        
兵,屢次責令郡縣勸課農桑,使社會得到短暫的安定與復蘇,"是時,天下無事,賦稅        
平均,人咸安其業而樂其事"《晉書DangerCode;食貨志》,史家譽稱為太康繁榮。        
晉武帝制定的政治經濟措施,大多以保護士族門閥的利益為前提,頒佈戶調製度,        
規定男女占田的假定畝數和應負擔的田租戶調的實際畝數,允許官吏按官品高低佔有不        
同數量的土地和佃客、蔭戶,承認官僚地主的特權。使曹魏時期制定的"九品中正制"        
發生相當大的變化。中正官職多為世族門閥出身的官僚所把持。晉武帝的這些措施使門        
閥士族勢力得以高度膨脹。        
晉武帝認為東漢和曹魏的滅亡,與宗室力量太弱有關,即位之後,便大封宗室為王        
,以諸王統率兵馬出鎮一方,並擁有地方的軍政權。以為這樣便可以藩衛王室。但結果        
卻適得其反,各宗室形成一個個政治集團,互相傾軋,力圖擴大自己的勢力。晉武帝親        
手種下了"八王之亂"的種子。        
西晉王朝建國後就浸潤在奢侈腐敗的氣氛之中,不能自拔。晉武帝本人一當上皇帝        
,就極盡奢糜揮霍之能事,在晉軍滅吳之後,繳獲了數千宮女,都送入皇宮。武帝大喜        
,翻蓋了很多宮殿,把這些人分派到各個宮殿裏居住,他叫人做了一輛大車,車上裝滿        
了佳餚美酒,用綿羊來拉車,他就坐著這羊車在後宮四處亂逛。也沒有固定的去處,羊        
車停到哪里,武帝就在哪里過夜。聰明的宮女就把羊愛吃的竹葉和食鹽灑在自己門前引        
誘綿羊,成功率頗高。到了後來五千宮女都學會了,於是到處是竹葉,遍地是食鹽。頓        
時洛陽竹子和食鹽的價格暴漲。晉武帝就這樣成了歷史上有名的好色皇帝。        
武帝還公開買賣官爵,供其奢侈淫樂。很多正直人士,指責武帝說:"東漢的恒、        
靈兩帝,還知道把賣官錢入國庫,而當今皇上卻把賣官錢入私家,可見當今皇上,還不        
如恒、靈兩帝呢。"南陽的魯褒曾作《錢神論》諷刺當時見錢忘義的風氣。        
西晉大臣也大多是漢魏以來的世家大族、元勳子弟,他們習於驕奢淫樂,從不以國        
事為重。整個統治集團奢侈腐化,荒淫奢華,聚斂了大量財產,互相爭豪比富,如著名        
的石崇和外戚王愷鬥富之事,就是典型寫照,武帝不但不加以阻止,反而推波助瀾。使        
得朝廷上下競以驕奢為榮,貪贓枉法,賄賂風行,政風十分黑暗腐敗,各種危機隱藏在        
表面的繁榮之後。        
西元290年4月,晉武帝病倒,使詔令子汝南王司馬亮即速回京輔政。楊皇后為了使        
其父楊駿單獨輔政,百般進行阻撓,最後扣住詔書不發,並偽造遺詔,封楊駿為太尉,        
兼太子太傅,統帥軍隊,並總領尚書,執掌朝政。楊皇后將這偽造的遺詔給晉武帝過目        
。晉武帝睜著雙眼看了許久,又頹然鬆手將它擲在地上,不表示可否。等楊皇后出宮,        
晉武帝已經到了彌留之際,他從昏沉中清醒過來,忽然間問左右近侍:"汝南王來了沒        
有"左右回答沒有到。晉武帝長歎一聲,講不出話來。次日死于洛陽宮中的含章殿。        
晉武帝死後廟號為世祖武皇帝。        
        
NO9:陳武帝        
陳霸先(503?559),字興國,小字法生,生在城東下箬裏(今下箬寺),
初任鄉間裏司、油庫裏、傳令吏等,後任吳興太守、新喻侯蕭英幕僚,
後隨蕭至廣州,任中直兵參軍,鎮壓李貴起義,受封為交州司馬,兼領武平太守,
後任振遠將軍,西江督護,高要太守。梁大寶元年(550)侯景作亂,
陳霸先在始興(今廣東韶關西南)起兵,受湘東王蕭繹節制,與王僧辯會合,
討滅侯景,被任命為征北大將軍。西魏破江陵,梁元帝被殺,
陳霸先與王僧辯在建康(今南京)奉簫方智為梁王、太宰。
天成元年(555)王僧辯納北齊所扶植的蕭淵明為帝,
陳霸先襲殺王僧辯、立蕭方智為梁敬帝,改元紹泰。同年擊敗北齊進攻,
進位司徒、丞相,由陳國公受封陳王。太平二年(557)自立為帝,國號陳,在位三年。崇尚佛教 。        
        
NO10:明武宗        
明武宗朱厚照是明孝宗的獨生子,生於弘治四年(1491年),死於正德十六年(1521年),在位16年。        
        
他小時候是一個聰明伶俐的孩子,明孝宗希望他長大後能成為明君。
但他長大後卻寵信奸臣,整天玩樂,不理朝政。因為他是獨生子,
所以皇位自然是給他坐的,他後來當皇帝當膩了,就自封為"鎮國公"、
"威武大將軍"、"左都督",還自己起了個名字叫"朱壽"。
在蒙古韃靼部落進犯邊疆時,他久已"威武大將軍鎮國公"的名義率兵出征,
還親斬敵首一級。於是他回去後又給自己加封太師。        
        
他這樣胡作非為,甯王朱宸濠趁機發動叛亂。朱壽又決定御駕親征。
在他南下南京的時候,叛亂已被平定的捷報就送了上來。他叫人不要聲張,
一路玩樂到了南京。在南京,他還舉行了一個別開生面的"獻俘禮"。
他先命人把甯王放開,然後又指揮將士將甯王捉住。結果他還不過癮,
又把甯王放開,讓甯王逃跑,又自己把甯王抓住。後來經大臣們勸告才作罷。        
        
在回北京的路上,朱壽在清江浦自己駕船出去打魚結果翻船落水。
被救起後因感了風寒又加上驚嚇,回北京沒多久就死了。        
        
寒!這樣的皇帝其實是不配雄武飛揚的。
可惜我又不大喜歡元清兩朝的皇帝,只好勉強這仁兄了。

 

臉書網友討論
2#
發表於 2011-8-17 00:54:22 | 只看該作者
好睏啊  

版主招募中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免責聲明|TShopping

GMT+8, 2024-5-16 19:00 , Processed in 0.100773 second(s), 19 queries .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表者個人意見,與 TShopping綜合論壇 立場無關 如有意見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寫信聯絡我們。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