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hopping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664|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對華夏音樂作出重要貢獻的阿史那公主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9-9-1 11:46: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Push to Facebook
公元六世紀中葉,中國北方的少數民族突厥非常強盛,在阿史那的領導下,建立了突厥汗國,控制著西域諸國。疆域最大時,東起遼海,西至里海,南至阿姆河南,北達貝加爾湖。當時突厥與北周王朝建立了非常密切的聯繫。北周武帝宇文邕是一位有遠見卓識的君主,非常重視與周邊國家的和睦相處。公元568年3月派使臣攜重禮向突厥可汗求婚,請求娶精通樂舞、才貌雙全的阿史那公主為皇后。

突厥可汗應允了這門親事。因女兒酷愛音樂,故陪嫁了一支由龜茲、疏勒、安國、康國等地300人組成的西域樂舞隊。其中有著名的龜茲音樂家蘇抵婆、白明達和白智通等。

完婚之日,長安城張燈結彩,鼓樂喧天,作坊停工,商賈罷市,龜茲鼓樂響徹雲霄,人們跳起《蘇幕遮》舞,熱鬧非凡。許多附屬國的王侯也趕來祝賀。北周武帝欣喜若狂,與新娘阿史那公主一起跳起了突厥舞。還有人用皮囊盛水向周圍觀眾潑洒,以示慶祝。這次大規模的慶典,使長安人民大飽眼福,第一次領略了充滿著大漠和草原氣息的西域樂舞。

北周武帝在阿史那公主和龜茲大音樂家蘇抵婆的協助下,對音樂進行了改革。在制定宮廷雅樂時,就采取了「戎華兼采」(指西域與中原相融合)的方針。阿史那公主還經常組織演出西域歌舞,如《胡旋舞》、《達摩支舞》等,令人耳目一新。蘇抵婆帶來的龜茲「五旦七聲」的音樂理論,對南北朝和隋唐音樂產生了巨大影響。他們還帶來了龜茲的五弦琵琶、豎箜篌、揭鼓等樂器,並在民間廣招藝徒,傳授技藝。《隋書?音樂志》說蘇祗婆「從突厥皇后入國,善胡琵琶。聽其所奏,一均之中有七聲……以其七調,勘校七聲,冥若合符。……然其就此七調,又有五旦之名。」這便是「五旦七聲」理論(後演變為「旋宮八十四調」)。蘇抵婆的音樂理論,有力地促進了中華民族音樂體系的建立,不僅為音樂確定了規範,對以後的宋詞元曲乃至戲曲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白明達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琵琶手,又擅長作曲。隨阿史那公主入長安後,在作曲方面顯示了非凡的才華,曾經歷北周、隋、唐三朝,一直受到宮廷的器重。據《隋書?音樂志》記載,白明達在隋場帝時創制的《萬歲樂》、《藏鉤月》、《七夕相逢樂》等十四首樂曲,很有影響,到宋、元時代,已成為「教坊」中的常備節目。這些充滿大漠曠野氣息的樂曲,一掃南朝傳襲下來軟弱的柔歌曼舞之風。唐高宗時,白明達更受到李治皇帝的寵愛。他的晚期代表作《春鶯囀》是唐代著名大曲之一,與另一西域音樂家創作的《火風》曲並稱二絕,流傳甚廣。1983年鄧小平同志訪問日本時,還觀賞了日本演員表演的《春鶯囀》舞。

阿史那公主出嫁北周,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特別是她把西域的優秀音樂家帶到中原,把優美的西域音樂舞蹈藝術大規模地輸入中原,極大地豐富了華夏的藝術寶庫。史書稱她為偉大的「音樂使者」。她帶來的不少藝術家後來都成了華夏樂壇上的重要人物,為繁榮華夏文化貢獻良多。

──轉自《大話西遊絲路情

 

臉書網友討論
2#
發表於 2012-5-19 00:45:31 | 只看該作者
拿分走人呵呵,樓下繼續!

版主招募中

3#
發表於 2012-5-19 00:59:40 | 只看該作者
愛不了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免責聲明|TShopping

GMT+8, 2024-4-20 02:30 , Processed in 0.074721 second(s), 19 queries .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表者個人意見,與 TShopping綜合論壇 立場無關 如有意見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寫信聯絡我們。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