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067|回復: 0

空前絕後的女皇─武則天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9-4 22:28: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Push to Facebook
則天,又名曌,字媚娘,利州人(今四川廣元縣)。依四川廣元縣出土「利州都督府皇澤寺唐則天皇后武氏新廟記」之石碑文記載「貞觀時,父士靃為都督於是州,始生后焉」等字推測,則天生於貞觀元、二年間,卒於神龍元年(七零五年)。父親曾以「元從功臣」歷官正三品工部尚書、黃門侍郎、判六尚書事、揚州都督府長史、利州、荊州都督等職,封應國公,生母楊氏,出身名門,其父楊達是隋朝宗室宰相。

當則天還小才剛會走路時,武父任利州都督特請星相家袁天綱至府內給家人看相,袁天綱一看奶娘抱著的武則天,驚首:「此子神采奧微,不易知。」便要武則天下來試著走走。看過則天蹣跚走了幾步,袁天綱大驚:「日角龍顏,龍睛鳳頸,伏羲之相,貴人之極也。」詳看之後又說:「若是女,當為天下主也。」

武則天年十四歲時,唐太宗以「美容正,召入宮,立為才人。」而在太宗後宮十二年,一直是正四品才人身份,料理皇帝的食宿生活瑣事。

太宗晚年在楊妃蕭后死後不久,長安城屢現異象,先是天雨黑粟,晝現太白星,經太史占驗,認為是「女主當昌」之兆。而民間亦流傳著「唐三世後,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的謠諺。太宗詢問占星太史李淳風,天現異象究竟何指?民間謠傳是真是假?李淳風道:「臣仰觀天象、俯察曆數,此人已在宮中,自今日始,不出三十年當王天下,陛下子孫恐不免為他所害。」太宗大驚地說:「真有這回事嗎?回頭我就下令遍查宮中,凡是行跡可疑之人,一律處死,就可以免除後患了。」李淳風說:「天數己定,人不能違。王者不死,徒然多殺,反增戾氣。而且,此後三十年,這人已老,或者存些慈善之心,為禍尚淺。如果今日將他殺死,天又降生另一強壯狠戾的人物,手段更是毒辣,那時陛下子孫,恐怕就真的一個也不乘了。」太宗嗟歎數聲,無奈而罷。當晚回到宮中見武才人立於門口,頓時恍然大悟,原來謠諺指的就是她。

貞觀二十三年(六四九年),太宗病危,見李治與武才人同侍病榻,便對則天說:「朕自患痢以來,醫藥無效,病情反且加重,看來是將要不起了。妳侍朕有年,朕卻不忍撇下妳,妳試自思,朕死後,妳該如何自處?」武則天立即跪下道:「妾蒙聖上隆恩,本該一死報德,但聖躬未必不痊,妾亦不敢遽死,情願削髮披緇,長齊拜佛,為聖上拜祝長生,聊報恩寵。」,太宗喃喃自語說:「武氏應著圖讖,將來恐不利王室,我本應將她賜死,卻實在有些不忍,好在她自願為尼,天下沒有尼姑當皇帝的,這樣我死也就安心了。」,從此武則天清燈孤影,在感業寺度過了五年,當她再度入宮,高宗封其為正二品昭儀。

永徽六年(六五五年)十月,高宗下詔廢王皇后、蕭淑妃為庶人,立武則天為皇后。十一月,李勣主持冊皇后禮。

唐朝後宮制度,是皇后之下有四夫人─「貴妃、淑妃、德妃、賢妃。」,四夫人之下有九嬪─「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九嬪之下又有九位婕妤、九位美人、九位才人,稱為二十七世婦,二十七世婦之下又有二十七位寶林、二十七位御女、、二十七位采女,合稱「八十一御妻」。武后開始將後宮大事改革,皇妃、昭儀、婕妤、才人、美人等官銜全被取消,許多宮女被放出宮擇夫而嫁,過著正常的婚姻生活。留在宮裡的是比較恭順的宮女,武后並加以重新編組,將皇妃改為兩人,名叫「襄德」,官居一品,二品者四人,名叫「勸義」,要她們勸導皇帝居德由義,時時以名禮法為念。其餘宮女則各司其職,有整理臥房、收掌衣物、登記禮品、傳達命令等等。

上元元年(六七四年)八月,唐高宗稱天帝,皇后稱天后。四個月後,她上書「建言十二事」,儼然是提出了一個政綱。內容為︰「一、勸農桑,薄賦徭(獎勵農業發展、養蠶織布,減輕老百姓的賦稅與徭役); 二、給復三輔地(免除京城長安附近京北、左馮翊、右扶風三輔之地的賦徭); 三、息兵,以道德化天下; 四、南北中尚禁浮巧(由皇帝提倡禁上浮華淫巧); 五、省功費、力役(節約經費、減輕老百姓的勞役); 六、廣言路(廣開言路,鼓勵臣屬多提出批評意見); 七、杜讒言(禁止中傷賢良的讒言); 八、王公以降皆習《老子》(唐太宗崇奉道教,以為國教,所以要大家多唸「道德經」); 九、父在,為母服齊衰三年(武后以前,若母死父在,子不服喪); 十、上元前勳官已給告身者,無追核(上元元年以前,朝廷頒發官吏任命狀的,一律有效); 十一、京官八品以上者,益稟入(稟即薪俸,此則言加薪); 十二、百官任事久,才高位下者,得進階申滯(替有才能之人提供升官機會)。」這十二條意見涉及國家經濟、軍事、社會、政治許多方面,唐高宗詔准施行。可見武則天很有心計地全盤張羅國事,穩步地擴充著自己的實力和影響。

從顯慶四年(六五九年)到弘道元年(六八三年)唐高宗去世,唐高宗和武則天共同掌朝政的二十四年,史稱「二聖時期」(六五九 ~ 六八三年)。

高宗在位二十三年駕崩,中宗即位,她以皇母而稱皇太后,乃至專決政事,帝崩,先後廢中宗、睿宗。天授元年 (六九0) 自登帝位,改國號為周,自稱為則天金輪皇帝、神聖皇帝,成為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的女皇帝。女皇在位十五年,公元七0五年中宗李哲復位,尊母親為「則天大聖皇帝」,同年十一月,安詳而死,死前的遺囑很簡單,又很深邃,意味深長:去掉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合葬在高宗皇帝的乾陵,陵墓上立一塊什麼也不要寫的無字碑,功過自由後人去評說。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TShopping

GMT+8, 2025-5-2 18:33 , Processed in 0.02076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