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037|回復: 0

西晉之短暫統一 -- 武帝立國與晉室之奢靡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9-18 16:14:2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Push to Facebook
西晉之短暫統一 -- 武帝立國與晉室之奢靡
公元 265 年 -- 公元 316 年



  自東漢末年黃巾暴動起,中經董卓之亂、州郡割據和三國的鼎立
紛爭,中國的分裂混戰幾近百年。三國末期,魏之重臣司馬昭在公元
二六三年出兵滅了蜀漢。過了兩年即二六五年,昭死,其子司馬炎乃
篡位自立,建國號晉,是為晉武帝(二六五 -- 二九○)。其都仍定
於洛陽,史稱西晉(公元二六五年 -- 三一六年)。武帝太康元年(
二八○年),晉朝出兵南下滅吳,全國至是重歸於統一。

  司馬炎的才幹本極平庸,然卒能滅魏建晉、統一中國,實由多方
原因所致。蓋司馬氏家族,從司馬懿到司馬師、司馬昭以至司馬炎數
代,長期在魏國專政擅權,根基穩固,勢力龐大,故能輕易篡魏自立
。而魏在三國之中經濟發達、地廣人多、兵強馬壯,號稱首強,司馬
炎一旦篡權即可利用其雄厚基礎以兼併他國。再加上自曹操父子及劉
備、孫權死後,三國君主多係昏庸之輩,致魏國被篡,蜀、吳被滅。
司馬炎之取代曹魏,同王莽篡西漢、曹丕篡東漢一樣,均打著「禪讓
」的旗號,其實都不過是欺侮「孤兒寡婦」之新例證,故後來五胡之
酋石勒對曹操、司馬懿子孫的所作所為頗為不直,謂「曹孟德、司馬
仲達以狐媚取人天下於孤兒寡婦之手,大丈夫不為也!」不過西晉之
一統天下,並不單純是通過政變實行篡代,尚有依靠武力兼併別國的
一面。

  武帝建晉之後,全國剛剛統一,本來應該有一番新興氣象才是。
但事實不然,從一開始西晉舉國上下就浸潤在奢侈腐敗的氣氛之中,
不能自拔,使它註定要成為一個短命的王朝。晉武帝出身於豪門世家
,靠父祖之庇蔭而奪得天下,其家族經過長期發展早就形成一個龐大
的權貴集團,而在西晉建立後更表現得十分貪婪、奢侈、腐敗、殘暴
。司馬炎本人一當上皇帝,就極盡奢糜揮霍之能事,「時帝多內寵,
平吳之後,復納孫皓宮人數千,自此掖庭殆將萬人,而並寵者甚眾。
帝莫知所適,常乘羊車恣其所之,至便宴寢。宮人乃取竹葉插戶,以
鹽汁灑地,而引帝車」(《晉書》“武悼楊皇后傳”附“胡貴嬪傳”
)晉武帝就這樣成了歷史有名的好色皇帝。

  除了皇室之外,西晉大臣也大多是漢魏以來的世家大族、元勳子
帝,他們習於驕奢佚樂,從不以國事為重。太傅何曾每日飯費需萬錢
,還說沒有下筷的地方。其子何劭「食必盡四方珍異,一日之供,以
錢二萬為限」。石崇有「蒼頭八百餘人」,對奴婢隨意殺戮,靠居官
搶劫而發財。石崇曾與外戚王愷爭奇鬥富,互相炫耀奢華之排場,「
愷以飴沃釜,崇以蠟代薪。愷作紫絲布步障四十里,崇作錦步障五十
里以敵之。崇塗屋以椒,愷用赤石脂」,王愷以武帝所賜高二尺許之
珊瑚示崇,崇以鐵如意順手碎之,另取己之珊瑚,高三四尺者竟有六
七株。因此,西晉從一建立,政風即十分黑暗腐敗,朝政上下競以驕
奢為榮,貪贓枉法,賄賂風行,一派烏煙瘴氣。

  西晉初年的劣政不僅顯露在朝廷的奢侈腐敗,而且還表現在武帝
立國後所取的一些錯誤國策,它們對後來西晉之速亡產生了重大的影
響,茲略述如下:

  (一)重行分封,種下亂根:晉武帝認為魏國之被取代,是因為
     皇室孤立、缺乏皇族支持。為了加強對全國的統治,監督
     異姓功臣和吳、蜀殘餘勢力,他便大封宗室子弟二十七人
     為王,允許封國建軍、任官,並陸續用諸王統率中央兵馬
     鎮守要害。「武帝泰始元年封諸王,以郡為國。邑二萬戶
     為大國,置上、中、下三軍,兵五千人。邑萬戶為次國,
     置上軍、下軍,兵三千人。五千戶為小國,置一軍,兵千
     五百人」。西晉初之封建自然不同於西周之封建,而有類
     於西漢初年分封同姓王之郡國制度。但諸王後來或鎮雄藩
     ,或專朝政,終於釀成八王之亂。

  (二)州郡去兵,地方削弱:鑒於東漢末年州郡割據、漢室名存
     實亡之教訓,武帝在平吳之後遂盡去州郡之武備,「吳平
     之後,帝詔天下罷兵役,示海內大安。州郡悉去兵;大郡
     置武吏百人,小郡五十人」。刺史只能掌管察舉等事,不
     再領兵。這就造成地方兵力薄弱之弊病,以致後來外敵入
     侵,各地均處無能之狀態。

  (三)依靠士族,政治腐敗:原來自東漢以來,社會上就逐漸形
     成一批享有政治、經濟特權的豪門大族,即士族或世族。
     魏文帝時推行九品官人法,由中正官選拔人材,因擔任中
     正官的多係世族出身,故品評人材便只問門第出身,造成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之現象。武帝立國後,極力
     維護世族的特權和統治地位,遂使等級森嚴的門閥制度進
     一步發展起來,對兩晉南北朝時期之政治影響極大。

  (四)許胡歸附,內遷雜居:自漢魏以降,北方胡人逐漸內遷,
     雜居邊地,造成嚴重的民族問題和潛在的政治危機。西晉
     初,胡、漢衝突日趨嚴重,故一些大臣提出「徒戎」北返
     的主張,但武帝不僅沒有採納,反而接受了北邊大批匈奴
     的歸附,使隱憂愈來愈大,後來終於導致西晉之滅亡。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TShopping

GMT+8, 2025-5-2 03:07 , Processed in 0.01934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