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998|回復: 0

民變四起與州邵割據 -- 州郡割據之形成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9-18 16:16:5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Push to Facebook
民變四起與州邵割據 -- 州郡割據之形成
公元 25 年 -- 公元 220 年


    黃巾暴動發生後,全國大亂,地方豪強及州郡均乘機擴充自己的
勢力。當時東漢王室自身無力,不得不依靠地方政府和豪強的武來鎮
壓黃巾暴動。後來黃巾主力雖然消滅,但餘部仍很活躍,漢室為掃平
之,只好繼續借重於地方之勢力。

    原來漢代自武帝時起,即分全國為十三州部,設刺史,屬於監察
官性質,州本身還不是正式的行政區劃。西漢後期,刺史一度改為州
牧,東漢初復改稱刺史。在鎮壓黃巾主力之後,靈帝接受宗室劉焉的
建議,於中平五年(一八八年)把刺史再改為州牧,而且使州成為郡
以上的一級行政區劃,賦予州牧以軍務、政務大權。這樣就進一步潛
伏下州郡割據的危機。

    中平六年(一八九年),靈帝死,廢帝繼之,大將軍何進掌握大
權,聯絡袁紹殺宦官蹇碩,又密召駐軍河東(今山西南部)的軍閥董
卓入京,圖謀一舉聚殲宦官勢力。不料宦官反先殺何進,於是袁紹遂
入宮盡滅閹黨。不久,董卓帶兵進入雒陽,獨攬東漢朝政。他罷黜廢
帝,另立劉協為帝即漢獻帝(一八九 -- 二二零),並逼走袁紹等人
。董卓之專權、京都之混亂,使各地分裂割據狀況更形加劇。袁紹號
召各州郡起而討董,州牧郡守乃各樹一幟,招兵買馬,擁軍自立,割
據稱雄。初平元年(一九零年),董卓挾持獻帝西遷長安。初平三年
(一九二年),司徒王允(一三七 -- 一九二)策動董卓部將呂布(
? -- 一九八)殺死了董卓。董卓的舊部郭氾、李傕等又政入長安,
殺王允,趕走了呂布。於是全國陷入了軍閥混戰的局勢之中,獻帝在
逃回雒陽之後,於建安元年(一九六年)被兗州牧曹操(一五五 --
二二零)迎遷於許(今河南許昌東),形同傀儡。曹操自任丞相,得
『挾天子以令諸侯』,而東漢已名存實亡。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TShopping

GMT+8, 2025-5-3 11:10 , Processed in 0.02066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