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898|回復: 1

東周之紛爭 -- 吳王夫差、越王勾踐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9-18 16:24:5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Push to Facebook
東周之紛爭 -- 吳王夫差、越王勾踐
公元前 770 年 -- 前 221 年


  弭兵之會使中原地區之和平維持了大約四十年,從此晉、楚兩國
逐漸衰弱,而長江下游之吳、越兩國卻崛起爭雄,先後成為春秋末期
之霸主。

  一、吳王夫差崛起爭霸:吳國傳為西周初年所封,其始袓為文王
    伯父太伯、仲雍之後裔,初都蕃離(今江蘇無錫東南),後
    都於吳(今江蘇蘇州)。吳國到吳王闔閭執政時(前五一四
    年 -- 前四九六年),以楚國舊臣伍子胥(? -- 前四八四
    年)為相,以齊人孫武為將軍,使國勢日益強盛。前五零六
    年,吳軍在孫武、伍子胥率領下,從淮水流域西攻到漢水,
    五戰五勝,攻克楚之郢都,逼得楚昭王出逃。後楚臣申包胥
    入秦乞師,在秦延哭了七天七夜,才使秦出兵助楚復國,但
    楚自此一蹶不振。

    當吳國忙於伐楚時,與吳相毗鄰的越國經常派兵襲吳。前四
    九六年,吳、越交戰於[榫:將十改乃]李(今浙江嘉興南)
    ,吳為越所敗,闔閭受傷而亡,其子夫差繼位(前四九五年
     -- 前四七三年)。前四九四年,吳王夫差為報父仇而敗越
    於夫椒(在太湖之中),旋攻入越都會稽(今浙江紹興)。
    越王勾踐派人向吳求和,伍子胥以為不可答應,要求滅越以
    除後患,但夫差志得意滿,許越求和,並著越王為之服役。
    後來伍子胥屢諫,夫差卻聽信讒言,賜其自殺。子胥死前曰
    :『必取吾眼置吳東門,以觀越兵入地』,後來果如其所料
    。

    吳先後打敗楚、越以後,夫差自以為天下無敵,一心要北上
    爭霸中原。他先伐陳,又服魯、宋,並二度敗齊。前四八二
    年,夫差與晉、魯、周等於黃池(今河南封丘南)。會上吳
    與晉爭作霸主,吳略略佔先,成為一時之盟主。

  二、越王勾踐臥薪嘗膽:越係古代越人所建之國,越王允常時其
    國漸強,故楚國乃聯越以制吳。前四九六年,當越王勾踐(
    前四九七年 -- 前四六五年)即位不久,即打敗吳國。兩年
    後,吳王夫差攻破越都,勾踐被迫屈膝投降,並隨夫差至吳
    國,臣事吳王,後被赦歸返國。勾踐自戰敗以後,時刻不忘
    會稽之恥,日日臥薪嘗膽,反躬自問『汝忘會稽之恥邪?』
    。他重用范蠡、文種等賢人,經過『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訓』
    ,使越之國力漸漸恢復起來。可是吳對此卻毫不警惕。前四
    八二年,吳王夫差為參加黃池之會,盡率精銳而出,僅使太
    子和老弱守國。越王勾踐遂乘虛而入,大敗吳師殺吳太子。
    夫差倉卒與晉定盟而返,連戰不利,不得已而與越議和。

    前四七三年,越軍再次大破吳國,吳王夫差被圍困在吳都西
    面的姑蘇山上,求降不得而自殺,吳亡。越王勾踐既平吳,
    聲威大震,乃步吳之後塵,以兵渡淮,會齊、宋、晉、魯等
    諸侯於徐州(今山東滕縣南),周天子使人命勾踐為『伯』
    (霸)。時『越兵橫行於江、淮東,諸侯畢賀,號稱霸王』
    但這時,春秋時代行將結束,霸政趨於尾聲,勾踐實乃春秋
    末期最後的一個霸主。

    當勾踐剛剛滅吳稱霸,其手下最大之功臣范蠡被封上將軍,
    然范蠡深知『大名之下難久居』、『久受尊名不祥』,故功
    成立即隱退,『自與其私徒屬乘舟浮海以行,終不反』。傳
    其改名陶朱公,後以經商而致富。范蠡曾遣人致書文種,謂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啄,
    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文種未能聽從,不
    久果被勾踐賜劍自殺。
 
發表於 2009-12-26 22:24:58 | 顯示全部樓層
大俠:您的論調 小弟拜讀憫內 范蠡的"功成身退"是歷史的借鏡 ..漢史的韓信.彭越不懂這個理 遭到夷族...
這是人生的理...
版主招募中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TShopping

GMT+8, 2025-5-2 06:35 , Processed in 0.01935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