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084|回復: 0

西周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9-18 16:25:3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Push to Facebook
西周
公元前 1122 年 -- 前 771 年


  周族係興起於黃河支流渭水流域的古老部落。相傳其始袓后稷,
名棄,姬姓,乃黃帝曾孫帝嚳的元妃姜原所生。

  周、商關係最早起於何時不清楚,但據甲骨文所載,至遲在武丁
時,周已是商的西部屬國。由於周日益強大,引起商朝的不安,故商
王太丁曾殺掉古公之子季歷。季歷之子姬昌繼立,即周文王。

  他被殷紂王封為西伯,大施仁政,敬老尊賢,深得民心。紂王妒
嫉其聲望,囚之於羑里(河南湯陰),後周人向紂王貢獻美女、寶物
,文王始獲釋。從此,文王更銳意經營,決心取殷商而代之。他曾往
渭水之濱,迎回賢人姜尚(姜子牙,又稱呂尚、太公望),聘為軍師
。為了對抗殷商,文王逐步吞併週圍小國,討伐西北之犬戎,打敗密
(甘肅靈臺西南)、黎(山西長治南)、邗(河南焦作西),特別是
消滅了殷商西部的重要屬國崇(河南嵩縣北),使國威大震。

  文王死後,子發立,是為武王,旋遷都於鎬(陝西長安),並積
極準備伐殷。武王以姜太公為師,以弟姬旦(周公旦)為輔,先東觀
兵至於盟津(河南孟津),大約在公元前1122年,武王聯合庸、蜀、
羌、髳、微、纑、彭、濮等方國部落,東向伐紂。

  武王所建之周,定都於鎬京,史稱西周。武王在克商之後,大肆
分封諸侯,即實行『封建』。周朝建立不久,武王去世,子誦繼立,
是為成王。由於成王年幼,其叔周公旦攝政。管叔鮮、蔡叔度對此不
滿,遂散佈『周公將不利於孺子』的流言。時武庚正圖謀反周復國,
於是便與管、蔡勾結,並聯絡徐、奄、熊、盈等東方諸部,掀起大規
模反周叛亂。周公親自領軍大舉東征。經過三年戰爭,平定叛亂,誅
武庚、管叔,放蔡叔,征服徐、奄、熊、盈等五十餘國。

  周公攝政七年後,歸政於成王。成王親政以後,勤於國事,天下
太平,民生安定。成王在位三十七年而崩。姬釗即位,是為康王,康
王在位二十餘年,國泰民安,海內晏然。

  從成、康經昭、穆而至共王之時,是西周之盛世。共王之後周朝
漸走向袞落。到了周厲王當政時,對外屢屢征伐,對內實行『專利』
,把山林川澤之利收歸王室所有,禁止國人利用。厲王極為殘暴,最
後國人忍無可忍,於公元前841 年起而暴動,衝入王宮,厲王倉惶出
奔。

  厲王逃亡期間,鎬京一時沒有天子,由諸侯召穆公和周定公共同
執掌朝政,這一段時期史稱『共和行政』(前841 -- 前828)。共和
十四年,厲王死,諸侯歸政於其子靜,是為宣王在位四十七年,他內
修政事,外攘夷狄。宣王長年的東征西討,勞民傷財,使周室元氣幾
盡。宣王死後,子宮(左三點水,右『臼』上『工』下)繼之,是為
幽王。時王畿所處之關中一帶發生大地震,加以連年旱災,使人民饑
寒交迫、四處流亡。而幽王又是個荒淫無道之昏君,他寵愛艷妃褒姒
,以『烽火戲諸侯』來搏取褒姒一笑。褒姒生子伯服,幽王為了討好
她,竟廢嫡立庶,將原來的皇后申侯女及太子宜臼廢了,以褒姒為后
,立伯服為太子,結果申后帶其子出奔至外家申國(河南南陽北),
申后父申侯乃起而反抗幽王。

  公元前 771年,申侯聯合西北之犬戎及繒(河南方城)、呂(河
南南陽西)等國,進兵西之鎬京。幽王烽火徵兵,兵莫至,鎬京陷,
犬戎兵殺幽王於驪山(陝西臨潼附近),西周亡,前後共三百五十餘
年。

  政治制度:西周的官制,更為繁雜。周王左右的輔佐為太師、太
       傅、太保,合稱三公。三公之下有三事官(政務官、
       事務官和地方官)、四方(諸侯和方國、部族)和卿
       事寮。王朝官員為:總攬朝政的太宰、掌祭祠禮儀的
       太宗、掌曆法記事的太史、掌祈禱的太祝、掌神事的
       人工、掌占卜的人卜,合稱六卿,六卿的僚屬,總稱
       為卿事寮。王朝還有掌土地和農人的司徒、掌百工職
       事的司空、掌軍賦軍政的司馬、掌版籍爵祿的司士、
       掌刑罰的司寇,合稱五官。為王室服務的內廷事務官
       ,有三公之佐的三少(少師、少傅、少保),有道、
       輔、弼、承四輔,有膳夫、綴衣、小臣、寺人、內豎
       、閽者、門尹、司王宥、火師、水師、大酋、太僕、
       御、右、萃車、趣馬、師氏、虎資、輿人、醫、藝人
       、隸人、太子宮尹等。在王畿外服的封國,稱為四方
       ,包括侯、甸、男等諸侯。王朝有時派使臣到諸侯國
       任監國。諸侯在自己的封國內仿照王室設置百官有司
       ,成為相對獨立的政權,主要有三事官,即司徒、司
       馬、司空,分掌政務、司法和民事。周的各級主要官
       吏,都是在宗法制度基礎上世襲,而且文武不分,平
       時治民,戰時就是各級將領。周朝的地方制度,有國
       、都、邑、野、鄙。周王和諸侯的都城為國,諸侯國
       中的大城為都,小城為邑,此外的地方稱為野或鄙。

  經濟文化:西周時,鋒利的青銅農具得到較普遍的使用,進行了
       規模較大的墾殖和耕耘;原來的拋荒制被休耕制代替
       ,土地利用率提高;漚治和施用綠肥,以火燒法防治
       病蟲害,標誌了田間管理的新水平。王朝中擔任司稼
       的官員必須熟悉作物的不同品種及其適應地區,從而
       更好地指導農業生產。農作物品種增加,穀類有黍、
       稷、粟、禾、穀、梁、麥、稻等,豆類有菽,任菽、
       藿等,麻類有麻、苴、苧等。王朝特設場人,專管園
       圃,從事蔬菜、瓜果的生產。

       西周比較重要的手工業都由王室和諸侯控制,眾多的
       百工在司空的領導下負責管理各項手工業,其中最重
       要的仍然是青銅鑄造業。其分布地區很廣,生產能力
       擴大,效率和水平提高,鑄造工藝改進。發明了一模
       翻製數範和焊接的技術。陶器業已逐漸採用快輪法,
       產品走向規格化。原始瓷片的燒成溫度已達一千二百
       度以上,胎質更為細膩,施以青、黃綠二色釉,礦物
       組成已接近瓷器。能夠生產石灰石──矽石琉璃。漆
       器製作逐漸普遍,器表夾苧,施以紅、黑兩種彩繪,
       顏色鮮艷,花紋精美。家蠶的飼養十分普遍,紡織成
       為農家的一項重要副業。絲織物有斜紋提花織品和刺
       繡品。已經掌握池水漚麻的微生物脫膠法,以便將纖
       維分離出來。

       西周時,商業已成為社會經濟不可缺少的部門,由官
       府壟斷,設有質人之官作為市場的管理者。商貿的品
       種有奴隸、牛馬、兵器、珍異等。西周的貨幣除貝以
       外,已開始使用青銅。

  科學發展:中華科學、思想文化的源泉是《易》。作為儒家六經
       之一的《易經》,最早提出「天文」的定義。《周易
       》雖然成書於戰國時期,但他表達的確實是周代型成
       的天命思想。《易》說:「觀乎天文,以察時變,」
       《易.系辭》說:「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
       等等,西周萌生的陰陽思想,對中國天文學的發展有
       著重要的影響。《周易》有很長的形成和發展過程。
       被後人稱為河圖、洛書的東西,是燒灼卜骨的表現,
       是遠古先民在長期生活和占卜的實踐中感悟出的理性
       思維和形象思維互相串連、互相滲透的反映。相傳伏
       義氏將其歸納總結,對蓍草反覆排列,而畫為八卦,
       將天地間萬物的現象都包括於其中,這是原始的易。
       後來,據說經過周文王的悉心鑽研,將其規範化、條
       理化,演繹成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有了卦辭、
       爻辭,人稱《周易》。它以簡單的圖像和數字,以陰
       和陽的對立變化,來闡述紛紜繁複的社會現象,顯示
       成千上萬直至無窮的數字,具有以少示多,以簡示繁
       ,充滿變化的特點。其所以稱為「易」,鄭玄解釋有
       三義:一是簡,二是變易,三是不易。就是講萬物之
       理有變有不變,現象在不斷變化,而一些最基本的原
       則又具不會變的,這就從客觀世界的辯證發展中抽象
       出了理論上十分豐富的樸素的辯證法。舊說到春秋後
       期,孔子對《周易》進行解釋和論說,完成十翼,即
       《易傳》。這樣,《周易》就發展成為一部內容博大
       精深的闡述宇宙變化的哲學著作。



       周先世表

   姬棄(后稷)-> 不窋 -> 鞠 -> 公劉 -> 慶節 -> 皇僕 -> 差弗 ->
      毀隃 -> 公非 -> 高圉 -> 亞圉 -> 公叔袓類 -> 古公亶父
      (太王) -> 季歷(公季) -> 昌(文王) -> 發(武王)

        西周王系表(1122 B.C. -- 771 B.C)

  武王 -> 成王 -> 康王 -> 昭王 -> 穆王 -> 共王 -> 懿王 -> 孝王 ->
      夷王 -> 厲王 -> 共和行政 -> 宣王 -> 幽王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TShopping

GMT+8, 2025-5-2 04:48 , Processed in 0.02040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