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hopping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169|回復: 4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高雄] 探訪左營鳳山雙城‧踏尋百年古「跡」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11-28 23:14: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Push to Facebook
探訪左營鳳山雙城‧踏尋百年古「跡」
  
【文/高雄畫刊】

左營舊城與鳳山新城,過去存在著一條聯繫兩城的道路。(圖/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左營舊城與鳳山新城,過去存在著一條聯繫兩城的道路,在文史學者、高雄市舊城文化協會與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的共同努力下,探勘出這條古道的完整路線,也發現仍有部分路徑保留下來並為民眾所使用。2011年為了慶祝百年,文化局10月初特別舉辦以自行車方式進行的「全國古蹟日-打狗雙城古道巡禮」活動,邀請民眾親自探訪此被遺忘的古道,貼近曾意氣風發的昔日交通要徑。
雙城故事
雙城的故事起於清康熙年間,鳳山縣城原本設在左營,後來經過民變戰亂,清乾隆時朝廷官員有感於左營舊城三面環山,易攻難守,決定將縣城遷至大竹里埤頭街,就在現今的鳳山區。埤頭街是鳳山重要的市集地點,當時許多海外來的船隻幾乎都聚集於此貿易,從此居民便利用新舊城間的道路來往貿易,這條古道就是今日所謂的「雙城古道」。

左營舊城東門的昔日樣貌。(圖/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當時並存的左營、鳳山新舊兩城,各擁優缺點,使得清廷的決策者相當煩惱,不知該將哪一個設為縣治。這段期間,官員在新城與舊城間來回勘查探訪,在這一來一往的「雙城古道」上,民眾間的互動也變得頻繁、密切。1945年二戰後,仍舊有許多左營人透過這條古道,至鳳山買東西、辦重要的事情,更奠定這條古道的重要性。
踏尋古道
古道全長約13公里,原有三條路線,但因時代變遷,城市風貌改變,三塊厝線和內惟線已湮沒在高樓大廈之中,僅剩赤山線殘存昔日的痕跡,現仍存有約三分之一的路徑。赤山線雙城古道,由左營舊城東門出發,一路經過凹子底、灣子內、寶珠溝、赤山,再從鳳山區文衡路進入鳳山新城。

現今保存完整的左營舊城東門。(圖/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高雄市政府工務局1996年拓寬道路時,就曾發現左營東門路的古道遺址,在開挖時赫然看到三層路面,底層為清代的咕咾石鋪面,中間層是日治時期的道路路面,上層為民國時期的碎石級配鋪面,不同時期的道路鋪面,見證了古道歷史的遺跡。
現代人步伐繁忙,或許忘卻了先民在這塊土地艱苦開拓的精神,但那些篳路藍縷的曾經,已成為高雄城市的特色景觀,在地人和外來的遊客可透過路線回顧,一同體驗跨越古今的高雄故鄉情。就讓我們從左營舊城東門開始,依循赤山線古道遺留的歷史碎片,追尋二、三百年來的先民歲月。
舊城東門→凹子底瑞豐夜市→自由路七孔橋→寶珠溝

自由路上的自由橋,前身是古道上重要的橋梁「七孔橋」。(圖/蔡明余攝)
當時兩城間居民往來頻繁,官員乘轎、民眾徒步、牛車負責載運貨物,早上從左營舊城出發,中午在灣子內休息,下午就可抵達鳳山新城。現由舊城東門出城門後向東走,途中會先經過現在高雄市最著名的瑞豐夜市,藏身在夜市內的東門路,是古道的其中一小段。每到營業時間,四面八方湧入的人潮在這條小路上穿梭往來,享受著各式美食與熱鬧的夜市氣氛,往來人群的身影,正悄悄地與百年前古道上官員、商人及民眾的古早時光交錯重疊。
接著行過明誠二路,來到自由路一帶的愛河沿岸,在愛河旁有一座建於清朝的「七孔橋」,因橋墩間留有七孔以便洩洪,故舊稱七孔橋,是連接灣子內與凹子底的通道。隨著愛河的整治,七孔橋已拆除重建成為現代的水泥橋,並正式改名為「自由橋」。整修後的自由橋,保留了往昔連接新舊城的便利性,依稀仍可感受其堅固、安定地方的穩重氣息。
離開愛河七孔橋後,古道路巷接著通往九如路上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在這座工博館後方的覺民路,其實是水溝加蓋而來,底下的那條水溝就叫做「寶珠溝」,過去古道上的旅人們,沿著寶珠溝往鳳山新城前進,而這段路也是即將抵達中途休息站:灣子內地區的路途,大約是介於現在的民族路與大順路間的區域。寶珠溝目前是許多高雄市客家人聚集處,每年義民節都會舉辦神豬競賽,成為客庄祭典的一大特色。
鳳山文衡殿→鳳山曹公圳→新城東便門

建廟超過200年以上的鳳山文衡殿,是當時古道上重要的廟宇。(圖/蔡明余攝)
在灣子內充分休息後,旅人經由大順路,連接九如路往鳳山方向,緩緩邁向鳳山新城。通往鳳山建國路,連接曾是一小段古道的文衡路,鄰近的文殿街旁有一座歷史悠久的「文衡殿」,建於清乾隆年間,是座超過200年以上的道教聖殿,主要供奉關聖帝君,是當地的信仰中心。
穿過往鳳山中正路的鳳山平交道後,會發現車輛繁忙來往的喧鬧中,有著一條安靜的護城河,是清代就存在的「曹公圳」。曹公圳不單是護城河,更是灌溉高雄平原的重要水利工程,分佈範圍廣達今日的鳳山、大寮、林園等地。清代道光年間的鳳山知縣曹謹為了解決鳳山城的乾旱危機,從現在大樹區的九曲堂引來高屏溪(下淡水溪)水,開鑿水圳,可說是當時最浩大的水利工程。順利解決乾旱的危機後,當地居民為了感念曹知縣,特別在今曹公路設立「曹公祠」祭拜,西元1992年重新整修後,改稱「曹公廟」。當旅人看見了曹公圳與曹公廟時就知道,這段古道旅程即將抵達終點。
雙城古道上的行旅,會由東便門入城,同時也是目前鳳山新城僅剩的一座城門,城門位於巷弄內,與打鐵街(亦即現今三民路44巷)相接,窄小的巷弄,兩旁店家林立,不難想像當時古道上商家此起彼落熱鬧的叫賣聲與人潮。穿越東便門,外牆的左側有座土地公廟,叫做「東福祠」,因位於橋旁,因此供奉者稱為「橋頭土地公」。廟裡有一對橋公和橋嬤,老一輩的人都說,只要有小孩不小心掉進溪裡,就剛好會有人把孩子平安救起,在地居民都相信是土地公顯神跡,保護整個東福祠旁的居民,橋公橋嬤救人的神話就此流傳。
鳳山過去一直是原高雄縣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中心,隨著大高雄的縣市合併,過去曾緊緊聯繫左營舊城、鳳山新城間的古道更為人重視,現在就讓我們共同努力守護,讓這條古道在現代的都市建築叢林中能再現風華,重拾昔日風采。

 

臉書網友討論
2#
發表於 2012-1-2 10:07:24 | 只看該作者
3#
發表於 2012-1-29 10:11:36 | 只看該作者
4#
發表於 2012-2-23 01:05:09 | 只看該作者
鑒定完畢.!  


5#
發表於 2012-2-23 00:40:07 | 只看該作者
觀看中...........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免責聲明|TShopping

GMT+8, 2024-4-26 04:05 , Processed in 0.106690 second(s), 19 queries .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表者個人意見,與 TShopping綜合論壇 立場無關 如有意見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寫信聯絡我們。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