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luestacks Root教學 : ( 善意提醒 , Root前請先備份 initrd.img 及 root.fs , 以免日後後悔 )
====================================
適用對象 : Win XP 用戶順利成功 , Win7 第10步驟要小心 , Win 8 沒試過, 請自行測試!!
適用版本 : 0.7.9.860=0.7.9.850 / 0.7.7.813 / 0.7.5.2700 , 更早的版本沒測試過!!
====================================
文中提及各軟件及文件下載網址 :
====================================
Bluestack_root_工具包.rar : http://dl.vmall.com/c0gnaz5ba5
本文教學影片網址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lMC90P_xhk ( GFW等著你!!)
離線下載影片文件 : http://dl.vmall.com/c09a8abys2 (不會爬牆者必下)
==============軟件/文件介紹 ================
1.OSFMount : 一款針對 Linux 專用格式文件的虛擬光碟軟件 , 可以用RAW(原始)方法讀出Linux
專用格式文件的內容 , 但針對 Linux下專用的 Ext2/Ext3 格式 , 必須搭配 ext2fsd
這套軟件一起, 才能順利讀出 Bluestacks 的Ext3格式的Root文件 - "root.fs"
2.ext2fsd : 一款讓你在Windows讀取Linux分割區的軟件 , 安裝ext2fsd時 , 所有三個待勾選的
項目都要打勾 , 然後重開機讓ext2fsd發揮作用 , 所以請放在最後安裝!!!
3.notepad++ : 類似WinHex ,UltraEdit 的軟件, 用來修改 Bluestacks 另一個Root文件 initrd.img ,
4. 7-zip : 讓你開啟 initrd.img 檔案 , 還可以搭配notepad++ , 在notepad++修改完後自動
在 initrd.img 內幫你打包好 , 不必把 initrd.img 解壓/修改/再壓縮那麼麻煩
5. bsRoot.rar : 提供你取得 root.fs 權限的一些工具程序及必需文件
================= 開始 Root ==================================
1. 安裝 OSFMount, ext2fsd, 7-zip, notepad++ , 並將 bsRoot.rar 解壓縮到 C:\ 下 , 會得到一個子目錄叫
C:\bsRoot , 請注意!! 安裝ext2fsd時 , 所有三個待勾選的項目都要打勾 , 然後記得要重開機 , 讓ext2fsd
發揮作用
2. 重新開機.... , 開機後請完全關掉 BS
(用下方BS通知中心的"退出" 或到C:\ProgramFile\Bluestacks 雙擊 HD-quit.exe )
3. 用7-Zip開啟 initrd.img ( 鼠標點選initrd.img 後按右鍵 , 選用7-Zip-"開啟壓縮檔") ,
並在7-Zip的"工具"中, 設定用 "notepad++"來編輯 initrd.img , 等打開 initrd.img 後 ,
利用"Find尋找"功能 , 尋找"try_mount ro" , 並把它改成 "try_mount rw" , 然後儲存好
並結束 Notepad++ , 當7-Zip問你是否更新剛剛修改的 initrd.img , 請回答 "OK"
4. 打開 OSFount , 並選擇 "Mount New" , 並如影片中的方法 , 在 Image File 處選擇你要Root的
Root.fs , 然後按下OK , 讓 OSFmount 為你將 Root.fs 的內容打包成一個虛擬光碟, 如影片中
的 F 碟 , 打包後 OSFmount介面中會出現一列項目 F: , 你可以雙擊這個 F: , 它會叫出文件總管 ,
並打開 F 碟內容 , 你將看見 F碟內容是 F:\android 及F:\lost+found
5. 將 F:\android\system.sfs 複製到 C:\bsRoot 內 , 並運行C:\bsRoot內的批次執行檔
unSquashFS.bat , 運行完後會出現一個新的子目錄 squashfs-root , 裡面有剛剛產生
的 system.img
6. 把這個剛剛產生的 system.img , 再次利用 OSFmount 打包成如影片中的新虛擬光碟 G:\ ,
在 Image File 處選擇 C:\bsRoot\system.img , 並記得把 "Read-Only Drive" 給勾選掉 , 我們要
讓 G 碟變成"可讀寫"
7. 再次利用 OSFmount 打包一個如影片中的新虛擬光碟 H:\ , 這個 H 碟打包時 , 一開始先選
"Empty Ram drive" , 然後在 Driver size 一欄填入 180 , 並在下方點選 "MBytes" , 同樣地
那個 "Read-Only Drive" 要勾選掉 , 我們要讓 H 碟也是"可讀寫" , 然後格式化 H碟 , 格式化
前 , 選 "Fat32" 及 "預設配置大小" , 並把快速格式化給勾選掉 , 我們要正常格式化 , H碟名
稱填入 "Newroot" ,按 OK 開始格式化 , 速度很快別擔心!!
8. 先將 F碟內所有的內容F:\android 及F:\lost+found 都複製到 H 碟底下, 但是請刪掉
H:\android\system.sfs , 這個 system.sfs 是未 Root的System文件, 我們不要 !!
9. 然後將 C:\bsRoot\app\superuser.apk 複製到 G:\app 內
10.將 C:\bsRoot\xbin\busybox 複製到 G:\xbin 內 , 如果你無法成功 , Windows 告訴你
busybox 被使用中 ,無法覆蓋 , 請把該文件先命名成 busybox1, 以後Root後 , 進入 BS內 ,
再利用 RE管理器 , 把原busybox刪掉 , 再把busybox1易名為 busybox 就 OK了!!
11.將 C:\bsRoot\xbin\su 複製到 G:\xbin 內
12. 回到 OSFmount , 捨棄Dismount 掉 G 碟 , 這時 OSFmount會問你 , 是否把剛剛的更動
寫回 system.img , 回答 yes , 這時你就得到一個位於C:\bsRoot內 , 已Root , 可讀寫的
system.img 了
13.把位於C:\bsRoot內 , 已Root可讀寫的 system.img 複製到 H:\android 內
14.回到 OSFmount , 捨棄Dismount 掉 F 碟
15.在OSFmount中 , 先點選 H: , 然後在介面上方的 "Drive actions" 點選"Save to image file.." ,
選好你要放置這個 img 文件的位置 , 並命名為 Root.img , 然後按下 OK
16.捨棄Dismount 掉 F 碟
17.用文件總管到 你剛剛放置 Root.img 的地方 , 把 Root.img 易名為 Root.fs , 然後把
剛剛第3步驟修改的 initrd.img 及 這個 Root.fs 都覆蓋掉原來的initrd.img 及 Root.fs ,
就 root 成功了
原initrd.img 及 Root.fs 放置目錄:
<1>.Win XP 用戶 :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ll Users\Application Data\BlueStacks\Android
<2>.WIN 7 用戶 : C:\ProgramData\BlueStacks\Android
如果覆蓋不掉原initrd.img 及 Root.fs , 請先運行 BS 內的 HD-quit.exe
(在 C:\ProgramFile\Bluestacks 內 ) , 再覆蓋
18.重啟你的 Bluestacks , 運行 RE 管理器 , 把 /system/xbin 內的 busybox 及 su 的Owner改成
0:root , 再把它們的權限打開 , (用鼠標長按su不放 , 就會出現選項, 選"權限permission") ,
看不懂的人全部打勾 , 看得懂的人請自便!! 反正照影片設定就對了!!
19. 你的 Bluestacks 已完全 root
====================================================
不懂的話 , 請看影片, 影片可是可以暫停的 , 了不起就他做一步驟 , 你跟著做一步驟,
整個過程也不過十四步驟 , 這還叫複雜啊?! 連一行程序都不用寫 , 算是很簡單的方法了!!
快速教學:
=====================
1. 灌好 OSFMount, ext2fsd, 7-zip, notepad++ , 將 bsRoot.rar 解壓縮 , 重開機
2. 用7-Zip開啟 initrd.img , 尋找"try_mount ro" , 改成 "try_mount rw" , 存好並結束Notepad++
, 回答 "OK"
3. 打開 OSFount , 並選擇 "Mount New" , 選擇 Root.fs ,打包成 F 碟 , 雙擊 F: , 文件總管會打開 F 碟
4. 將 F:\android\system.sfs 複製到 C:\bsRoot , 運行C:\bsRoot內的 unSquashFS.bat , 產生新目錄
squashfs-root , 內有 system.img
5. 把這個 system.img , 用 OSFmount 打包成 G:\ , 要把 "Read-Only Drive" 勾掉使G碟"可讀寫"
6. 在 OSFmount 中 , 先選"Empty Ram drive" , 在 Driver size 中填入 180 MB , "Read-Only Drive" 要勾掉
打包的新光碟叫 H 碟 , 格式化H碟 , 選 "Fat32" 及 "預設配置大小" ,
7. 先將 F碟內所有的內容F:\android 及F:\lost+found 都複製到 H 碟底下, 但是請刪掉
H:\android\system.sfs , 這個 system.sfs 是未 Root的System文件, 我們不要 !!
8. 然後將 C:\bsRoot\app\superuser.apk 複製到 G:\app 內
9.將 C:\bsRoot\xbin\busybox 及 su 複製到 G:\xbin 內
10.Dismount G 碟 , 回答 yes
11.把C:\bsRoot\system.img 複製到 H:\android
12. Dismount F 碟
13.點選 H: , 選擇 "Drive actions" -"Save to image file.." , 命名為 Root.img , Dismount F 碟
14.把 Root.img 易名為 Root.fs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