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201|回復: 0

台灣的棄與留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7-21 22:05:1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Push to Facebook
台灣的棄與留
滿清既然征服了台灣,將明鄭這海寇徹底消滅後,欲將台灣所有的住民約二十萬餘人,全部遷移至大陸,如此才可稱為完完整整地征服。所以清廷從北京派來的蘇拜侍郎在福州主持,召開「台灣善後會議」,參加人員除蘇拜外尚有閩浙總督金鋐及施琅等。他們再也不需擔憂,所以當時高唱著「棄台論」,因征服台灣的目的不是在領土的佔有,而在消滅鄭氏一族而已。 所以對台灣是否要保有,仰是放棄台灣有正反兩面的說詞。
反對保有台灣是基於以陸權為主的國家,保有海外孤島,不痛不癢,所以上至皇帝下至許多大臣,以贊成放棄台灣,其說法 : 
「海外丸泥,不足加中國之廣,裸體文身,不跌共守,日費天府而無益,不如徙其人空其地矣。」
「台灣府,古荒服地,先是未隸中國版圖。」
閩浙總督金鋐認為「台灣土地狹小,人口稀少,財賦無多,又遠隔重洋,鞭長莫及,若派兵守之,徒浪費糧食。不如守澎湖,徙台灣人民而棄其地。」
北京的言論是「宜遷其人,棄其地」,
康熙帝也認為「…海賊 ( 指鄭氏 ) 乃疥癬之疾,台灣僅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
但施琅堅持保有台灣,在十二月有一份奏摺「恭陳台灣去留疏」中強調台灣地位之重要,況且守台灣並不須內地的錢財支援。
在一六八四年(康熙二十三年)四月也就是等了八個月之後,才正式將台灣納入大清版圖,隸屬福建省。又將「東寧」改回「台灣」。
施琅雖然佔有台灣,但是他的佔有是消極的,限制移民來台,對於潮州、惠州人民即禁止來台。又未曾釐訂建設台灣方計,清廷所派來台官員、士兵,三年一任,六年一換,不准攜眷,視台灣為異域,以殖民統治之手段,只知壓搾、奪取,如此台灣進入了滿清據台時期。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TShopping

GMT+8, 2025-5-4 14:13 , Processed in 0.02018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