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2399|回復: 0

古早特有文化『牛肉場』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7-25 15:40:5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Push to Facebook
大家都知道牛肉場,但裡頭的內容卻和牛肉一點關係都沒有。原來早期老年人看到情色表演,台語都說"有肉",久而久之,跳艷舞的色情場所,就從台語譯音而成「牛肉場」。

身材佼好的妙齡女子在台上扭腰擺臀,歌聲中,女郎身上的衣服越來越少,只剩下薄薄的蕾絲細紗,最後光著胴體上場。這就是台灣聞名世界的另類文化「牛肉場」。

表演的內容都跟牛肉無關,為何叫牛肉場?

原來牛肉的台語就做有肉,所以露肉、賣肉的所在就叫牛肉場。這個不賣肉卻叫牛肉場的色情場所,從1984年開始,像一把野火燃燒臺灣寶島。警方取締後雖然沉寂一時,但隨著美國牛肉紅翻天,台灣牛肉也死灰復燃。

時代變遷,八大行業崛起,牛肉場滿足熱中此好的“饕“客,從艷舞、脫衣舞,演變成連變性人都加入脫衣陣容。但饕客要小心,到牛肉場看秀可是觸法的。


牛肉場形成的原因很複雜,但簡單地來說,是當時國內民風未開,電影業也還是作為政府忠孝節義的文宣工具,民眾對於聲色逸樂的需求無法從合法的管道獲得滿足,而使得一些機靈的野台戲業者,藉著經營美女歌舞表演,達到娛樂鄉親的目地。而牛肉場為什麼叫牛肉場?早期台灣為農業社會,老一輩的農家對牛的情誼,使的牛肉價格居高不下,往往只有在過年過節才有牛肉可吃,這種珍貴的滿足感,撫慰了人們口腹之慾的生理需求。在美女清涼歌舞秀出現後,不少熱中此好的“饕“客,便以牛肉場戲稱這種具聲色刺激的場所。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TShopping

GMT+8, 2025-5-4 10:58 , Processed in 0.02082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