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印加帝國(克丘亞語:Tawantin Suyu 或 Tahuantinsuyo)是11世紀至15世紀時位於美洲的古老帝國,其版圖大約是今日南美洲的秘魯、厄瓜多、哥倫比亞、玻利維亞、智利、阿根廷一帶。首都設於庫斯科。帝國的重心區域分佈在南美洲的安地斯山脈上。
信仰
印加帝國主要信仰太陽神,並自認為太陽神的後裔。傳說中太陽神派了他的一對兒女曼科卡帕克和馬奧克約向印加人民教導曆法、律制等。而到了每年的6月24日,就是印加帝國最重要的節日-太陽節,印加人民會在這個時候把自己的農作物和家畜獻祭予太陽神,感謝太陽神每年賜陽光到大地,令動物可以成長,令農作物可以豐盛。
中美洲墨西哥的阿茲特克人與印加人一樣,都是膜拜太陽神。而猶卡坦半島的瑪雅人則不然,瑪雅人是膜拜羽蛇神。而瑪雅人和阿茲特克人都有大規模活人獻祭的宗教儀式,印加人倒沒有,印加人會把自己貴重的物品,黃金,或者農作物和家畜獻給神明,卻不會把人的生命作獻祭
印加人的食物
印加人的主食主要是平地玉米和8000英呎高地的馬鈴薯(馬鈴薯的原產地成的的喀喀湖),相對於舊世界來說,印加人的肉食並不豐富。薯片和奇紮啤酒則是印加人的特色食品,這兩種食品的製作方法都十分古怪,如下- 1.薯片 先把收成後的馬鈴薯放在地上一日一夜,讓其水份蒸發。接著再接集起來,讓工人不斷踐踏這些乾馬鈴薯,令其變成片狀或塊狀,完成後不要收集,讓這些已被踐踏成塊狀的馬鈴薯再蒸發內裏的水份。幾天後,就會有人將這些馬鈴薯收集,這就是印加式的薯片,印加人會將這些薯片放在穀倉中,食物短缺的時候就可以用來應一時之急。在節日慶典時,也可以拿來當祭品獻給神靈們。 2.奇紮啤酒 將溫水倒滿一個大罐,放在陽光猛烈的地方,再收集大量的小麥,接著,就會有一些少女拿起這些小麥放在口中咀嚼,把這些小麥嚼成糊狀物之後就吐在溫水中,之後讓這罐充滿小麥糊的水放在原地發酵,最後就會變成糊狀的啤酒,這就是奇紮啤酒,印加人會在慶祝的時候拿出來喝。
文明
根據考古發掘,當時印加帝國有青銅器皿和刀、鐮、斧等勞動工具,其冶煉鑄造技術相當精巧。印加人也有發達的農業灌溉系統,綿延的驛道等。考古學家大都認為印加人的建築技術、醫學、織布和染色技巧相當發達。
文學方面,印加有一首長詩《奧揚泰》。詩中記述英雄奧揚泰在印加王帕查庫蒂時期,愛上了印加王的女兒,並請求印加王賜婚,但被受阻撓的故事。此詩在15世紀被改編成戲劇。1770年至1780年間被西班牙傳教士用拉丁文記載下來。
他們唯一的家畜是羊駝。
印加人有自己的語言,可是卻沒有一套書寫文字的系統,印加人利用繩結記錄法來代替文字,這就是所謂的"奇譜"。美國哈佛大學的考古學家-格裡.烏爾頓認為"奇譜"是一種會意文字。
印加帝國的版圖可以說是所有美洲古國(包括瑪雅和阿茲特克)中最大的一個。為了保持帝國中各個城邦的交流,印加人建設了大量的道路,這些道路穿越了安第斯山脈,熱帶雨林,河流,把各個城邦連接起來。西班牙的征服者之所以如此輕鬆地消滅各個印加帝國的城邦,很多大程度上是因為這些道路的"幫忙"
印加帝國的軍事力量
印加帝國的軍隊人數非常多,多達七至八萬多人,可是所使用的武器卻並不先進。當時印加士兵的主要武器是木棒,石斧,標槍,長矛,弓箭和彈弓(彈射小石塊)。當西班牙人還沒有到達美洲大陸之前,印加帝國是一個雄霸整個南美洲地域的大國,當時的印加士兵經常東征西戰,消滅了不少在南美洲地區的部落,擴大帝國的領土面積。印加軍隊的人數雖多,可是武器卻非常落後,甚至比中古時代歐洲人的武器更落後。印加士兵的武器對付南美洲的小部落可能還是足夠的,可是當西班牙人到達南美洲之後,印加人的軍事優勢就一去不復返。
西班牙來的征服者-皮薩羅所帶領的軍團只是一支一百五十多人的烏合之眾,而且當時他們要進入一個離其總基地(巴哈馬)大約一千多公里的地區,究竟是甚麼原因令皮薩羅的軍團這麼快就把當時的印加國王逮獲呢?而且更屠殺了不少個印加人?真正關鍵不是在於西班牙的槍械。當時西班牙士兵所使用的槍枝是叫"火繩槍"(Matchlock),這是一種性能並不優秀的火器,火力單薄,而且裝彈速度繁復且緩慢,當時即使是優秀的士兵,每分鐘最多也只能裝上一至兩發的子彈,這種裝彈速度還要是沒有戰鬥壓力的情況下才能做到,且一遇水就要報銷,而當時皮薩羅的軍團中只有數十把這類型的槍枝,作用不大。真正令西班牙士兵致勝的原因是因為馬匹和金屬防具。根據皮薩羅部下的書信記載,當時一位牧師在印加士兵的看守下與印加國王-阿塔瓦爾帕會面,那位牧師問阿塔瓦爾帕能否接受基督教的洗禮,並效忠於天主的名和西班牙王國暨神聖羅馬帝國國王,阿塔瓦爾帕聽後大怒,並把牧師給予的聖經狠狠拋到地上,這時牧師大叫,而潛伏在四周的數十名西班牙騎兵部隊立即向阿塔瓦爾帕的方向衝去,當時在阿塔瓦爾帕附近有數千名印加士兵,照理要對付這數十名西班牙騎兵實在不難。可是情況卻相反,當那數千名印加士兵看見有種不知名的動物向他們方向衝過來的時候,他們立即放下武器,東奔西跑,西班牙騎兵不肯放棄,他們緊隨逃跑中的印加士兵,而其他西班牙士兵見狀立即把坐於皇座上的阿塔瓦爾帕拉下來。當日,有數千名印加人被西班牙的騎兵殺害。往後的情況也是一樣,根據當時的文獻記載,哪怕西班牙人只出動了數十名騎兵去作戰,也能把印加士兵嚇得膽戰心驚,棄械逃亡。印加士兵之所以如此懼怕馬匹,是因為他們對這種動物未有任何認識,這樣就給予西班牙人一個滅亡印加的好機會。還有,金屬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印加人對金屬的認識不多,金屬很多時候只應用於藝術品和貴族的餐具上,況且當時印加人鑄煉金屬的技術還不如舊世界的人民,更惶論會用金屬為士兵打造良好的防具或者是武器,可是西班牙的情況卻不像印加,他們的鑄煉技術比印加人高很多,可以用金屬為士兵製造防具,所以當時印加士兵即使向西班牙士兵發出猛烈的攻擊,很多時候都會被西班牙士兵身上的金屬甲胄和鋼鐵頭盔擋去,反而只穿布衣的印加士兵經常抵抗不了西班牙士兵手中的長槍和刀劍。

簡史
印加帝國最早期的擴張領土是由圖帕克·尤龐基開始的,他將印加帝國從不到二百萬平方公里的版圖,擴大到哥倫比亞的帕斯托,以及阿根廷的圖庫曼,以及智利的毛雷河邊。然而他的後嗣因爭奪皇位引起了許多內戰,導至印加帝國政治不安,提供了後來的西班牙殖民者有挑撥離間的機會。
印加帝國的滅亡在1532年,最後一任印加帝國國王阿塔瓦爾帕(Atahualpa)被西班牙殖民者法蘭西斯克·皮澤洛處以死刑,結束了400年以上繁榮的帝國歷史。不過,印加帝國皇室在曼科(Manco)及其繼承人的領導下繼續抗擊西班牙殖民者,直到1572年才被最終消滅。
「印加」一詞有國王之意,這個帝國的真正名稱是叫「他王汀斯由」,意為「四州之國」。
遺址
今日印加帝國最著名的遺址為建在馬丘峰和華伊納峰之間的馬丘比丘。庫斯科城則因西班牙殖民時期的破壞,僅剩一些建築廢墟,但城中保存了一塊「十二角石」,稱為「哈圖姆魯米約克」,考古學家相信它是印加曆法計算工具的一種。
時至今日,馬丘比丘仍然是窺知遠古印加文明的最好地方。同時,這座山上城市也讓現代人疑惑不解。大家都不知道,在那個建築工具落後的年代中,印加人竟然可以在山上建造出結構如此精密的城市,在這樣的疑惑下,認為有外星人幫助印加人建造馬丘比丘城的講法大有人在。隨著現今考古學家對印加古文明的研究愈來愈深入,也許可以為我們解開馬丘比丘的謎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