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477|回復: 2

整合型模型 提升崩塌預警正確率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8-30 16:15:1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Push to Facebook
南台灣嚴重的災情,讓土石流與山崩的預警機制,遭受嚴重的考驗,國科會近期研究出一套,全球首創的"整合型模型",改善傳統只以雨量來預警的不足,另外國科會研究發現,以石門水庫上游集水區為例,若單日降雨超過385毫米雨量,雨量過多加上土壤不豐厚,就容易造成災害,全台各地都應該注意雨量預測,並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莫拉克颱風重創南台灣,土石流的預警機制,受到嚴重的質疑,以目前水保局的預警機制,因為評估的條件不夠完整,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國科會研究出一套新的"整合型模型",將地形和降雨強度等因素綜合,並以2005年海棠颱風為例,驗證石門水庫集水區的崩塌狀況,正確率已達87%。


以目前統計資料顯示,石門水庫部分地區的雨量,24小時內若達到385毫米,就有可能造成土石崩塌,若是套用在這次的南部災情,未來颱風來臨時,應該更注意雨量與土壤性質的資訊。


台灣的先天地形相當崎嶇陡峻,再加上雨量多,和降雨強度大的因素,讓台灣山坡地容易崩塌,這個新的評估模式,還需要結合專家學者做進一步的研究,未來才能在風災來臨之前,讓人民可以憑藉更準確的資訊,做好防災工作。
 
發表於 2012-8-21 00:54:14 | 顯示全部樓層
(*^__^*) 嘻嘻……   
版主招募中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TShopping

GMT+8, 2025-5-10 09:36 , Processed in 0.02036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