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不懂嗎?請你來就是要把事情完成,想辦法做出成績,連這都不會,那你來公司幹嘛?沒辦法把事情做好,你對公司有什麼貢獻?」我憤怒的對一位同事怒罵著,氣還沒有消,又接著罵:「你應該要告訴我能做什麼以及怎麼做到,不是我來告訴你應該怎麼做,你的事情是我在做還是你在做?現在,告訴我你想怎麼做,以及你想做到什麼目標,講不出來的話也不用等你做,離開公司吧。」
那天之後,理所當然的,那位同事對我敬而遠之,其他人也因我的壞脾氣漸行漸遠,我成了一位同仁們眼中的惡主管。公司各個小團體,流傳各種關於我的謠言與八卦,即使全部是子虛烏有的中傷,我卻無法制止他們。久而久之,謠言慢慢變成事實,大家都把八卦當作真相。我失去同事們信任,原本還能推動的工作,因為孤立無援沒人願意配合好好做,一件又一件事情做不出成果,我最後被迫離開工作崗位,以示負責。
離開公司那天,董事長對我說:「員工不是達成你目標的棋子,不要把他們當作做不出成績的藉口。你有你的責任要承擔,但推動團隊前進,帶領他們突破困境,同樣也是你的責任。你常說客戶不是公司或業務的提款機,同樣我今天要告訴你,員工也不是你提領成績的生產線。他們跟你一樣都是僱員,你們都在這間公司朝向同一個目標努力,往同樣的方向一起前進,沒有誰是誰的下屬,更沒有你做不好的事情,後果反倒由員工來承受。你聽懂我的意思嗎?」我靜默不語,皺著眉頭。
「公司給你任務目標,要求你達到,是要你帶著團隊達成,而不是轉身當一個傳聲筒,當公司營運指標在你毫無想法與尚未消化過的狀況下,直接轉移到員工身上,你又有何用?如果主管像你這樣當,那我請你做什麼?我直接跟員工們講就好,你對公司又有何貢獻或價值?你坐在高位,根本沒有在承擔的責任,硬凹員工做到你該做好的事情,你以為主管這位置那麼簡單嗎?」董事長語重心長的跟我說。
我不甘心,憤恨不平的回:「組織分工不是如此?我們高階主管處理橫向溝通的事務,協調各部門之間的狀況,每天有無數的會議要開,忙到天昏地暗,又怎麼會有多餘的時間跟員工們說明白、講清楚?」 董事長露出非常不悅表情,很不高興說:「你還是不懂嗎?哪一份工作不忙?哪一份工作不需大量協調?這是你坐此位置該突顯出來的價值不是嗎?是你沒能力、沒本事把這些複雜又混亂的狀況釐順,再把時間作出有效運用,導致今天得承受這堆混亂的結果,再怪員工表現不好,那我是不是可以用同等標準來罵你?甚至責備你沒把事情處理好,只知道開會卻沒有解決問題,對公司不會帶來任何效益,你身為主管,應該扮演好經營者與執行者之間的有效溝通橋樑,而不是只當一個傳訊者!」我慢慢理解董事長的意思,雖然還是想反駁,卻已經無力再說,事情都發生了,我得承受這最後的苦果。
董事長:「你選擇離開公司,我想是因為你覺得在公司沒得選擇,你跟同事已經僵化、惡化的關係無法改變,你也認為不大可能挽回人心。我想告訴你,沒有無法改變的局勢,也沒有倒出去的水收不回來這種事。在企業裡,只要你理解自身應該發揮的價值,哪怕先前信用或態度再差,都有機會可以重新找到展翅高飛的可能。但前提是,你願不願意放下身段,打開耳朵放開心胸,去聽別人的建議,好好去思考自己在團體之中能夠帶來的貢獻與影響力。有時,貢獻不是只有交出成績單,還有更多關於你與同事的關係提升。」
我還是離開了那份工作,臨走前,董事長勸我最後一句話,不要犯下所有主管都會犯的錯:主管不該只是要求,更不該幾句話就將責任推給員工。
幾年後,在某次公司內部會議上,一位女性高階主管指著我罵:「找你來不就是要你解決問題嗎?告訴我你的解決方案!我沒時間跟你一起想,更沒時間等你慢慢想,你不知道我就找知道的人來做。」一瞬間我突然覺得這段話好熟悉,她接著說:「你給我想辦法弄個一年兩億的營收出來,不管你用什麼方法,不然你就離開這邊。」我苦笑又帶點悲傷,因為我在她身上看到過去的自己,而她在公司的處境一如我過去一樣,每況愈下。她要承擔整間公司的營收,再加上她沒有耐心跟人好好開會,於是對她的負面聲浪越來越強烈,她在公司裡的限制跟著增加。
我完全能夠理解她在面對什麼,也很清楚她正在承受的壓力跟責任感有多重,可這些事情就像癌細胞一樣,一天一點一滴侵蝕她,直到深入骨子裡變成一顆大腫瘤。她對KPI(關鍵績效指標)越是苛責,公司內部的反作用力就越大;她越想靠位階與威權鞏固現有勢力與地位,所遭遇到的責難跟反饋就越是糟糕。漸漸的,能在她身邊做事的人變少,有能力做事的人為了滿足她短期的績效指標,做了一大堆消耗、消費別人信賴的事情,公司背負的包袱跟著增加、變多。
最後,績效不僅沒有起色,反倒賠掉很多原本做得好好的生意。本來穩定發展的專案,因為員工不停異動,造成時間延宕,甚至因為整組人力異動過大,導致要全部重新啟動。那些隱性消耗掉的時間導致成本大幅增加,加劇原本已經走在及格邊緣的企業體質快速惡化。可是她無法理解,她總是不經思考說出:「我不懂你在做什麼,我也不想懂,請你來就是做好這件事情,現在你告訴我該做什麼,以及怎麼做效果才會好,我沒有時間聽你慢慢講,快速講重點就好。」如果用質問與許願的方式經營企業,就能做出成績,我相信也不會有那麼多的企業倒閉。
有趣的是,我近期遇到一位很不簡單的經營者,他分享這幾年的經驗,他說:「我們不知道該做什麼,所以才要討論過後並且去嘗試。我不知道這樣做對不對,相信你也是,因此我們得做了才知道,即使這有很高的機率會失敗,可是總好過什麼都不嘗試。你問我何時該放棄?我不想這些。你問我獲利應該要做到多少?我也想回答越多越好。但務實一點來看,如果每一件事情我們光靠想的、講的就能得到,那這世界多無趣?還有,這些好康的事情會輪得到我們嗎?只是靠一張嘴說一說就能做到理想的成績?我認為不可能,因此我們更需要靠著一步一腳印的方式去實踐每一種可能,直到我們做對為止。」 我問他:「即使反覆失敗,不成功還要試下去嗎?不需設停損點?」 他回我:「做任何事業的第一天就想停損點,那就是沒想要這事業成功。我不能想也不該想。我跟你分享,是我們應該要一起來想,如何在一次又一次沒做好的事情裡,找到下次可以做好的事情再嘗試,而非算計幾次失敗後就決定不做。我也想當一個出一張嘴給目標就要你達成的老闆,不過事實證明這種做法並不存在現實世界裡,因為每件事情靠的是團隊合作與默契,還有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信任,我做的每個事業一開始都沒把握會成功,但這是我的問題不是團隊的問題,我不應該把成功或失敗的責任全歸到團隊身上,要求他們為我達成。應該是我跟著他們一起摸索每一種可能,在他們經歷無數次失敗,好不容易成功的時候,我恰巧在他們的身旁給予支持與鼓勵,那就是我身為經營者最大的價值。」
文章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