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時候看武俠片,總想成為那個真性情的人, 大塊吃肉,大口喝酒,對壞人不假顏色, 對當權者不會卑躬屈膝,多暢意多自在。 而同樣的,片中那些風度翩翩的反派, 道貌岸然,施奸耍滑,多麼討人厭。 但到最後,我們誰也沒有成為令狐沖。 我們也學著收起情緒,保持微笑, 難免忍氣吞聲,更沒有什麼陰謀詭計要對付。 生活不是江湖,我們漸漸發現, 不讓人難堪的教養, 比起直來直往的真性情其實更難。
李嘉誠的演講,連最角落的服務生都照顧到...有個互聯網大佬講他第一次見李嘉誠的情景, 在他的想像裡,這樣的商業大鱷, 必會姍姍來遲,待眾人鼓掌完畢再來一番演講。 然而真實的場景卻是, 李嘉誠親自站在電梯口,與每一位來客握手,遞上名片。餐桌的座次也沒有刻意劃分,而是抽籤決定, 他自己則在每張桌子坐 15 分鐘。 告別時,他又逐一與大家握手, 包括牆角站著的服務員都沒有漏掉。 在中國,酒桌最能考驗一個人的修養。 十數人的聚會,每一句話都能照顧到所有人, 不讓任何人受冷落,也難怪李嘉誠有如此成就。 戰爭年代,我們千方百計讓敵人不舒服。 而在和平年代, 你讓別人舒服的程度,決定著你成功的高度。教養的最高境界,是讓人舒服, 而教養最直接的體現,便是不讓人難堪。
周杰倫的教養,是不動聲色地替人解圍。第四季《中國好聲音》,周杰倫是導師, 有期來了個泰國籍華裔 16 歲小姑娘朗嘎拉姆, 她唱鄧麗君的歌,唱得極好,清婉悠揚。 鄧麗君是周杰倫最欽佩的女歌手之一, 有一次演唱會, 周杰倫還用特效造了一個鄧麗君, 並和她在舞臺上對唱《千里之外》。 當朗嘎拉姆在臺上說自己特別喜歡周杰倫的歌時, 全場的觀眾都起哄, 叫嚷著讓周杰倫上去和朗嘎拉姆合唱。 於是周杰倫順應觀眾, 跑到臺上和朗嘎拉姆合唱《千里之外》。 周杰倫先起的調:屋簷如懸崖,風鈴如滄海… 朗嘎拉姆接著唱第二段: 故事在城外,濃霧散不開…… 由於女生唱男生的歌,音調高了八度,朗嘎拉姆看起來顯然有點吃力,唱得很勉強。唱到快到高潮部分時,朗嘎拉姆唱: 你聽不出來,風聲不存在…… 下一句,音調陡然增高, 朗嘎拉姆眼看就要唱不上去,或者破音。 周杰倫極其迅速而且自然地接過來唱了下一句:是我在感慨!於是就這麼一瞬間的小動作, 所有可能會出現的尷尬、窘迫都不會發生了。 周杰倫用他敏銳的注意力和堅定而寬厚的溫柔, 替一個剛剛步入樂壇的小姑娘, 化解了一次極有可能發生的尷尬窘迫。 事後,周杰倫既未點評此事, 也沒有在媒體面前談論此事, 就讓它無聲無息地過去了。 在我看來,這就是教養的力量, 不動聲色地替人解圍,而且事後也並不誇誇自談,不把替人解圍作放在嘴上炫耀,這就是教養。
一個人的教養,通過許多小細節反映。很多時候,一個人的教養也並不體現在大事上, 而是通過很多的小細節反映出來。 例如下雨天你在路邊走著, 一位司機開車從你身旁經過,刹車減速沒有濺起一滴水花,一直開出很遠到沒有人的地方, 司機才重新提速。 這個時候你會不會心裡一暖, 對這個司機刮目相看好感倍增? 開會的時候,認真傾聽大家的表述, 很少主動發言,但是到了需要表達的時候,他總能提出有建設性的建議,並且會適可而止,不會誇誇其談。 對這樣的人,你會不會高看一眼? 有一次公司組織年度出遊, 同事買來雪糕分給大家吃, 不知道是誰先起的頭, 包雪糕的包裝袋以一個紅旗飄灑的姿態扔到空中, 被風吹走,大家覺得有趣便紛紛開始效仿, 導致雪糕包裝袋漫天飛舞,到處都是。 只有一個姑娘,悄悄地把包裝袋塞進自己的口袋, 還悄悄地撿起了的上另一些包裝袋也塞進口袋。 更為難得的是,後來看到垃圾桶, 她並沒有立即把包裝袋扔進去, 而是等到出了風景區大家都上車之後, 她才悄悄地把包裝袋扔進垃圾桶。 後來,我和她聊起這件事。 她說大家玩得開心,她覺得沒什麼問題, 但她自己不喜歡在風景區亂扔垃圾。 而她之所以把包裝袋塞進口袋裡, 直到出了景區才扔掉, 一來是她擔心被同事們看見覺得她做作, 二來她不想因為自己保護環境而反襯大家的不堪。 我突然覺得,這個姑娘不僅很有智慧, 更有一種從骨子裡透出的教養。 這都是今天的人極其缺乏的品質, 但它們會讓人感覺到無比美好。 有教養的人,所到之處,如春風至。
教養,是種不用說出來的美好。美國著名旅行作家凱魯亞克說: 教養,是一種不用說出來的美好。 真正有教養的人,會讓人感到無比舒服, 他們會在出去時悄悄把門關上,不會吵醒你; 他們接電話時會跑到外面,不會打擾你看書。 有教養的人彷彿春雨, 在每一個角落溫暖世人, 總在不經意間讓你舒暢無比。 其實,教養的本質,從兩方面來說:一是分寸,二是克制。很多人辦事往往不懂得把握分寸, 懷著一顆善良的心,但好心辦了壞事。 鄰居夫妻吵架,你本來想去勸一下, 讓兩個人都消消氣,和好如初。 結果你掌握不好分寸, 過度參與到人家的家務事中, 被人家懷疑你可能沒安什麼好心, 結果反過來責怪你,本末倒置。 所以,懂得分寸很重要, 什麼時候出手,以什麼方式出手, 都會讓人有不同的感受, 同時也非常考驗你的智慧。 克制,是指懂得適可而止,及時收手。 別把教養當成賣弄的資本,滿世界去誇耀自己的一言一行。每個人都有很強的表現欲, 而最難做到的即是克制自己的表現欲。 例如上面故事中的那位姑娘, 她之所以出了景區之後才悄悄把包裝袋扔掉, 就是為了避免標榜自己的環保和高尚, 以免讓別人感到難堪。 這個社會有太多人, 為了標榜著自己的教養, 去做一些所謂看起來有教養的事, 然後大肆宣揚,誇誇其談反襯其他人的不堪。 這種人,其實是最沒有教養的人。
文章出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