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hopping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228|回復: 0

[分享] 當年「滿腔熱血要改變世界」的年輕人,卻成了平庸中年...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8-6-21 23:55:1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Push to Facebook
1.jpg
作者:劉庭安/我所見的世界
在面試開始的時候,我總喜歡問他們一個問題:「你的夢想是什麼?」

極有意思的是,我最常聽到的答案是:「我想要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做一個有影響力的人。」

不得不說,這是一群善良的好孩子,沒有人回答「我要賺大錢、當高官」之類的。然而,當我再進一步細問:「你想要『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的動機是什麼?你想要『影響力』來做什麼?過平凡的人生難道不好嗎?」
這時候,就有很多申請者語塞,回答不出來了。

可能他們並沒有細想過,這些聽來很「熱血」的事情究竟意味著什麼,背後要付出多大的犧牲和努力。當然,這不完全是他們的錯——畢竟在台灣學生的成長過程當中,從來沒有人教導他們去認真思索這些事情。

然而,能夠回答出來的人,我往往能聽到很有意思的故事:
有的是家境貧寒,想要出人頭地回饋家鄉的;有的是感到和社會格格不入,想要改變社會的;有的是受到楷模的啟發,想要追逐人生意義的;有的是感受到人群的痛苦,出於共感而行動的;有的是對目標有痴狂般的熱愛,義無反顧的追逐極致……無論哪種,我都能感受到他們要「改變世界」的心是真心誠意,而且會付諸行動的。

回顧起自己的大學時代,同輩中滿嘴理想的青年也不在少數;然而十年過去,他們之中的絕大多數,卻變成了極為平庸的中年人。

事後回頭來看,這些人在年輕時候確實有著理想。然而,他們卻缺乏深層的內在動機——於是當他們面臨舒適的生活的時候,就立馬放棄了奮鬥。

人生的意義在於追求快樂,但「快樂」對於不同人的定義是不同的。

其實,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快樂代表著「追求舒適」。所以他們趨樂避苦,甘心日復一日過著平淡的小日子。對他們來說,只要有吃有喝,有玩有樂,那日子就能過得下去。就算有什麼憤怒和不滿,那也只在嘴巴上,永遠不會付諸行動。

然而,對於少數人來說,快樂在於「追求意義」,追求意義往往代表著要犧牲舒適,往往代表著要承受痛苦。

我很討厭老一輩動不動「年輕人要多吃苦」這種說法。沒事活得好好的,去自找苦吃,為了吃苦而吃苦,這叫做有病。要吃苦的話,為啥不乾脆拿釘子扎自己的大腿算了。

痛苦不是目的,而是「追求意義」的必然過程。追求意義的道路是一個平凡人走向英雄的道路,而成為一個英雄,必然是痛苦的。

舉個例子,台灣有個我很欽佩的鋼琴演奏家,叫做張欽全,他在國際上獲得許多世界知名獎項,算是一個小眾領域的台灣之光。

有我幸修過他一門通識課。在課堂上,張欽全常分享自己練琴的經歷,他說自己有種「拚死也要把琴彈好」的著迷,常常在比賽前練到雙手指尖都染滿了鮮血,還練到渾然忘我。

我身周遭也有些年輕的創業家,他們過著「起得比雞早、吃得比豬差、幹得比驢多」的生活,卻絲毫不以為苦,因為在實踐自己的目標而樂在其中。

同理,一個運動員要成為奪得奧運金牌,必然需要經歷非人的折磨和訓練;又譬如說,一個作家要寫出傑出的作品,必然要經歷常人難以想像的磨難。

但能夠站上世界舞台頂峰的人,都有這種「追求意義」的偏執,他們並不覺得這樣的犧牲為「苦」,反而能在實踐目標的過程中感到愉悅。

培養下一代的英雄
這麼說來,為什麼大學時代,同樣看來朝氣勃勃的年輕人,後來多數都變成了平庸的中年人,只有極少數實現了自己當年的理想,原因也很明確了。

因為只有極少數人擁有強大的內在動機,在追求意義的道路上執著前行——也唯有這樣子的人,才擁有實踐理想的可能性。

我們作為教育者要做的事情,不是鼓勵年輕人去吃苦,而是啟發他們的內在動機,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人生意義。
每個人都有踏上英雄之路的可能,只要能找到最深層的動力。
文章出處

 

臉書網友討論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免責聲明|TShopping

GMT+8, 2024-3-29 19:21 , Processed in 0.189718 second(s), 26 queries .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表者個人意見,與 TShopping綜合論壇 立場無關 如有意見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寫信聯絡我們。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