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庸者改變結果,優秀者改變原因, 而最高級的人改變思考模式。
1. 小學時我們都在課本裡學過《烏鴉喝水》,為烏鴉的智慧讚歎不已。 現在網上有一個《新版烏鴉喝水》的故事,打破了過往的認知,結局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
固步自封 換位思考 格局 人生 思維
固步自封 換位思考 格局 人生 思維
固步自封 換位思考 格局 人生 思維
烏鴉一心想喝瓶裡的水,按照之前的方法,從河邊往瓶子裡叼石頭。 忙碌半天,才發現水原來就在身邊。
固步自封 換位思考 格局 人生 思維
生活中經常看到很多人: 學習時,比別人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成績卻始終落後于人。
工作中,每天熬夜加班,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項目上,最後升職加薪的卻是別人。 明明那麼拼命,也付出了大量力氣,卻沒有收到很好的成效。 有人說,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別,不是智商,不是能力,而是思維方式。 思維方式不對,再怎麼努力也沒用。
2. 曾看過一個故事。 有一次,愛迪生拿了個梨形燈泡,請助手阿普頓測算一下燈泡的容積。 阿普頓是普林斯頓大學高材生,一向眼高手低,拿起燈泡就開始測算。 他先測量燈泡的直徑和高度,然後進行計算。 燈泡的形狀很不規則,有像球形的地方,又有像圓柱體之處,測算起來十分繁瑣和復雜。
沒一會,阿普頓的桌上就擺滿了稿紙,上面畫滿草圖,寫著密密麻麻的計算資料。 兩個小時就這麼過去了,阿普頓急得滿頭大汗,公式換了十幾套,結果還是沒有算出來。 愛迪生做完自己的工作後,走到阿普頓跟前,觀察和沉思了一會後,笑著說: 「阿普頓,你是否可以用另一種方法計算呢?」 他取來一杯水,注入到燈泡裡,再把水倒入量筒,測量出水的體積,當然也就是燈泡的容積。 整個過程,只花了幾秒鐘。 想起另一道測試題: 有個人要進房間,但那扇門怎麼都推不開,這是為什麼? 有人說:「裡面被人反鎖了。」 又有人說:「門鎖壞了,卡住了。」 還有人說:「這個人力氣太小了。」 然而,所有的答案都不對。 正確的答案是: 這扇門是拉開的,而不是推開的。
哲學家叔本華說:「世界上最大的監獄,是人的思維意識。」 很多時候,真正限制一個人的,不是經濟上的貧窮,而是思想上的困頓。 思考不到位,路徑和方向也就不對,那麼付出再多努力,也只能事倍功半。
固步自封 換位思考 格局 人生 思維
3. 知名作家劉潤曾分享過一個故事。 上世紀90年代,大英圖書館建了一棟漂亮的新樓,準備整體搬遷過去。 但你知道,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之一,藏書有1300多萬冊,搬家是非常大的工作量。
有人估算,做這件事要花350萬英鎊,好大一筆錢。 眼看著雨季就要到了,如果再不搬,損失就會更大! 正當館長一籌莫展的時候,有位年輕人對館長說:「我來幫你搬,只要150萬。」 第二天,報紙上刊登出了這樣一條消息: 「自即日起,大英圖書館免費、無限量向廣大市民開放借閱,但因圖書館遷址,請借閱者把書還到指定新館……」 就這樣,大英圖書館在短短一兩個月的時間內,就完成了90%的圖書搬遷工作。 剩餘圖書的人工搬遷費用,連150萬英鎊的零頭都沒有用完。 當「搬書」這條路行不通時,就轉換成「借書、還書」的思維模式。 老館借,新館還,就在這「一借一還」中,不僅完成了這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也讓這位年輕人一躍成為了百萬富翁。 同一件事,不同頭腦不同觀念的人做,效果就會截然不同。
思路決定出路,思維方式對了,往往事半功倍,人生也就隨之改變。
固步自封 換位思考 格局 人生 思維
4. 網上曾有人提問:「是什麼造成了人與人的差距?」 其中高贊的一個答案是: 「思維方式的不同。」 一個人看待問題、思考問題的方式,關乎著他為人處事的格局,和人生的結局。 那麼,如何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呢?
1. 打破慣性思維 很多時候,之所以會出現各種問題和困擾,就是因為固守慣性思維,認為凡事不是一就是二。 可在澳大利亞的黑天鵝沒被發現之前,所有的歐洲人也都以為天鵝只有白色的。 認識總是在不斷積累和變化,一旦被自己頭腦裡的既定思維框住,就只能固步自封,原地踏步。 只有破除經驗主義,才能打破認知的桎梏,跳出直覺和經驗的窠臼。
2. 學會換位思考 換位思考不是道德忍讓,而是讓你知道別人在想什麼、會做什麼。 並以此為邏輯起點,展開自己的推論與行動。 每個人所處位置不同,觀點和視角都是不同的,能夠站到對方的位置思考問題,往往會看到對方的思路。 都說知己知彼,其實也能反過來,知彼知己。 通過這種換位,能夠使你視野更廣闊,看問題更全面,思考更深邃。
3. 閱讀大量書籍 思維的成長不外乎兩點,一是高效吸收,一是親身實踐。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沉下心來閱讀書籍,是獲取知識和提升思維能力最有效的方式。 每本書,都是一套「思維模式」。 讀的書越多,思考越多,也會理解越多不同的思考模式,有助于打開「思維轉換」的開關。 建議有針對性地尋找書單,每年保持20本以上的閱讀量,日積月累,形成正向迴圈。
4. 堅持復盤總結 復盤,可能是唯一能夠通過後天訓練,填平智商差距的能力。 來源于棋類術語,下完一盤棋,從對壘中發現自己錯誤,反思為什麼會犯錯,又有哪些解決辦法。 能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在最短的時間增長最多的經驗,也把事情做得更好。 當一個人習慣了反思,就會在奮鬥的路上,針對性地修正自己,不斷提升理解和認知水準。
固步自封 換位思考 格局 人生 思維
聽過這樣一句話: 「平庸的人改變結果,優秀的人改變原因,而最高級的人改變思考模式。」 一個人有什麼樣的思維,就會擁有什麼樣的命運。 唯有跳出禁錮自己的圈子,不斷推動思路轉變,才能更快進步,把人生之路越走越寬。
|